第八章 总论 二 “隐藏的内容”与“显露的内容”

梦在经过分析之后,变成了一种充满意义和感情的思想过程的替代品。我们能够据此下结论——梦不是纯粹生理性的、由睡眠引起的神经细胞群的不连贯活动的产物,它有着某些深藏的含义,并且与做梦的前一天某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在前面已经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以证明我们对梦的分析不是一种偶然的联结。我采用了一些新的术语来称呼它们。比如:被记住的梦的内容叫做“显露的内容”,经过分析发现的材料叫做梦“隐藏的内容”。那么,梦“隐藏的内容”是如何转变为“显露的内容”的?形成这种转变的动机是什么?梦的刺激物、材料来源、意义、功能又是什么呢?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稳妥的出发点——我相信梦“隐藏的内容”才是梦的实质所在。在我看来,正是忽略了这一点,历史上的研究者们才会误入歧途。

由“隐藏的内容”向“显露的内容”转变,实际上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项基本功能。根据二者的关系,我可以把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些有意义而且很容易理解的梦。这类梦大多很短,很少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它们的存在,有力地反驳了“梦是精神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的产物”这种错误观点。第二类梦本身存在联系且逻辑清楚,但往往让做梦者摸不着头脑,我们很难以正常的心理规则去解释它。例如,我们可能梦见生活中一位活着的至亲死于非命。这显然无法用正常的逻辑去解释它,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在我们做过的梦中,第三类梦占大多数,它们不连贯、混乱而且没有意义。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很多研究者们否认了梦存在着某种意义。

第二类和第三类梦吸引了我的重点关注。只有在这两类梦中,我们才会碰到一些“谜语”,需要用“隐藏的内容”代替“显露的内容”才能找到谜底。但是在分析完这类梦后,我又需要解释“隐藏的”动机。多次这样的遭遇,让我不禁怀疑——在梦难以理解的、混乱的性质和难以报告的“隐藏的内容”之间,有一种密切而有规律的关系存在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首先解释第一类梦。在它们身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诠释两类内容之间的关系。儿童的梦大多属于第一类。比如我的小女儿安娜在睡梦中念叨草莓的例子(见第三章),她通过喊“安娜·弗洛(伊)德——草莓——野草莓——煎(蛋)饼”的方式在梦中美餐了一顿。在这些简单的梦中,我可以轻松地发现它们的共同元素——白天活跃着的、没有被满足的愿望从中得到了满足。这些欲望的满足都是简单的、毫无掩饰的。

这类梦有一个特别醒目的特征——它们一般可以归纳为某个表达愿望的句子,“如果能……就好了!”当然,梦中表达了比句子更丰富的东西。为了让欲望看上去更加真实和现实,梦中使用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意向。这种由抽象的观念转化为感觉、知觉意向的过程,表明了梦加工过的痕迹。

儿童的例子同时也说明,梦与白天的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梦中得到满足的欲望都是白天(特别是做梦的前一天,我称之为“梦日”)没有实现的,而且伴有强烈的情绪。孩子们认为最重要的、最关注的和最令人吃惊的事情,都进入了梦中。当然,这些“幼儿型”的、简单的梦也可以发生在成人的身上。比如我的年轻同事梦见自己已经到了医院的病床上,已经无须起床去医院了;或者某位年轻的妻子梦见自己的月经来了——实际上她已经怀孕,梦中真正表达的是她推迟妊娠的欲望。

大部分情况下,成人的梦会更为冗长、复杂。在那些长而复杂的梦中,总是有一个特别清晰的部分凸显出来。这个部分明显包含了欲望的满足,但它却与一些不清晰的材料搅和在一起。一般来说,成人的梦都包含了一些丝毫不相干的、奇怪的题材。我们很难从这些材料的内容中找到任何欲望满足的迹象。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在明显的欲望满足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些其他的意义。但总体来说,欲望的满足涵盖了梦的实质意义。例如在某些例子中可以发现,梦“隐藏的内容”和“显露的内容”之间的对立,也属于欲望满足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