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合作: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1944~1947)

华东师范大学 沈志华

关于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国际学术界大体上形成了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受到革命的意识形态的主导,苏联的对外政策具有侵略性和进攻性,美国的传统学派和新修正学派都持这种看法。[1]另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关注的主要是国家安全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战后苏联国力的衰弱使其对外政策表现出保守性和防御性。[2]笔者对战后苏联外交史的研究结论,总体来说,与后者相同。不过,如何分析和认定这种防御性的外交政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者之间就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了。笔者认为,从战争结束到1947年初,斯大林对外战略的总体构想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合作,并通过建立和维持势力范围来保证苏联的安全,通过与西方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保证苏联的发展。[3]而为了实现这一构想,斯大林通过对共产党的指挥,在苏联的周边国家及其力量所及的地区,推行了一种“联合政府”政策。

其实,斯大林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曾努力推行“联合政府”政策,主张各国通向社会主义应有自己的方式和道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问题在于,这项政策的实施究竟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构想,还是一种暂时的策略手段?1947年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标志着苏联开始实行冷战政策,并彻底放弃了“联合政府”政策,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问题在于,这里的因果关系究竟是斯大林为了推行冷战而抛弃了“联合政府”政策,还是因为这项政策的破产导致苏联走上了冷战道路?这是冷战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判断战后苏联对外政策性质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需要对“联合政府”政策提出及实施的过程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