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是楚国人,姓黄,名歇。他曾游学各地,见闻广博,服事过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因为黄歇能说会道,让他出使秦国。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韩国和魏国,在华阳把它们打败了,擒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国和魏国服事秦国。秦昭王正命令白起跟韩、魏两国一起攻打楚国,还没有出发,而楚国的使臣黄歇正好到了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计谋。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先派白起攻打楚国,夺取了巫郡和黔中郡,占领了鄢邑和郢都,向东一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把国都向东迁移到陈县。黄歇看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后入秦朝见,于是被欺骗,拘留而死在秦国。楚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轻视他。恐怕秦国一出兵就把楚国灭了,黄歇就上书劝说秦昭王道:

天下没有比秦、楚两国更强大的国家了。现在听说大王想要攻打楚国,这好像两虎相互争斗。两虎相互争斗的结果,劣马和狗也会利用它们的弊端,因此,不如善待楚国。请允许我陈述其中的道理。

我听说物极必反,冬夏换季就是这样的;达到了极点就危险,堆积棋子就是这样。如今贵国的土地,遍及天下的有那西北两大边陲,这是自从有人类以来,万乘大国的土地未曾有过的。先帝周文王、周武王和大王本身,三代没有忘记使国土跟齐国相接,来断绝合纵联盟的中枢地带。现在大王派盛桥辅佐韩国,盛桥把韩国的土地纳入秦国,这样大王不动用兵力,不伸张威势,却得到百里土地。大王可说是能干了。大王又出兵进攻魏国,堵塞大梁的门户,占领河内,拔取燕地、酸枣、虚地、桃地,进入邢地,魏国的军队避而如游云,不敢临敌救国。大王的功劳也够多了。大王停止用兵,让军民休养生息,两年之后才恢复用兵;又兼并蒲地、衍地、首地、垣地,用兵进逼仁县和平丘县时,黄县和济阳闭城自守,魏国就降服了;大王又割取濮地和地以北的地方给燕国,贯通了齐、秦之间的要道,截断了楚、赵之间的交通中枢,各诸侯国多次会合却不敢救援。大王的威势充分发挥了。

大王如果能保持功绩,守护威势,收敛攻取别国的野心,使仁义之地丰厚,以免后患,三王以后没有第四位,五霸以后没有第六位。大王如果凭借人口众多,倚仗军队强大,乘着摧毁魏国的威势,而想用武力臣服天下诸侯,我恐怕这会有后患。《诗经》说:“事情无不有个好开头,但很少能够有个好结果。”《易经》说:“狐狸一渡水,就会沾湿它的尾巴。”这是说开头容易,结局困难。为什么知道是这样呢?从前智氏看到了进攻赵国的好处,可是不知道榆次的灾祸;吴国看到了进攻齐国的好处,可是不知道干隧的失败。这两个国家,不是没有大的功绩,而是得利在前,就换来了后面的祸患。吴国由于相信越国,从而进攻齐国,在艾陵战胜齐军以后,收兵时却在三渚水边被越王擒获。智氏由于相信韩、魏两国,从而进攻赵国,围攻晋阳城,胜利指日可待了,可是韩国和魏国背叛了他,把智伯瑶杀死在凿台之下。现在大王怨恨楚国不毁灭,但忘记了毁灭楚国就会加强韩国和魏国,我替大王考虑,是不可取的。

《诗经》说:“大军不远跋涉而征伐。”由此看来,楚国是秦国的朋友,邻国是秦国的敌人。《诗经》说:“那蹦跳着的狡兔,一旦碰到狗,就会被捉住。别人有心思,我要揣摩他。”现在大王中途相信韩国和魏国会友善地对待大王,这正像吴国相信越国一样。我听说,敌人不可以宽容,时机不可以错过。我恐怕韩国和魏国用谦卑的辞令来消除自己的祸害,但实际上是想欺骗大国。为什么呢?大王对于韩国和魏国没有历代的恩德,却有历代的怨恨。韩国和魏国父子兄弟相继在秦国手下的将近十代了。国家受摧残,社稷被破坏,宗庙遭毁灭。人民剖腹断肠,折颈毁容,身首分离,尸骨暴露在草泽间,头颅僵仆在地上。境内到处可以看到,父子老弱被绑着脖子捆着手成为大批俘虏,在路上前后相随。鬼神孤苦悲伤,没有人祭祀。人民无法维持生活,以致同家族的人分离散失,流浪逃亡成为奴仆婢妾的,充满天下了。所以韩国和魏国不灭亡,就是秦国的忧患,如果大王借助韩国和魏国去攻打楚国,不也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