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调解人(第2/3页)

方黎人还没到铁门,已经被架上了火炉。

饶玉生叹了口气,说道:“我当时就说了,燕北那地方复杂,不好弄,让他慎重考虑。也不知道听了谁的鼓惑,我姐夫这回是铁了心,一口就答应下来,紧赶着就去了……哎呀,燕北是真复杂……”

这一点,萧凡和徐振煵都认同。

燕北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燕北省的政治也很受高层关注,不少政治大派系都插手燕北的人事安排。这么重要的一个京畿省份,无疑不可能做到“清一色”,由某一个政治派系或者豪门世家来掌控。各大势力都会在这里表现他们的存在。

单此一点,就造成燕北省的政治局势特别复杂,各种关系纠缠不清。

比如这一回方黎的“兼职”,内里就很不简单。别看只是涉及到一个公安厅的人事安排,但因为公安系统的特殊,公安厅的人事任命不但要经过燕北省委的研究,还需要经过公安部的研究同意。双方意见一致,人事安排才能落实下去。

也就是说,让方黎兼任燕北省公安厅长,同时“冻结”燕北省公安厅内部人事调整,本身就是各方势力博弈之后暂时达成的妥协。这种情形肯定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矛盾迟早要爆发,要解决,就是个迟爆发早爆发的问题而已。

饶玉生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方黎会选择去燕北省任职。

自然,他和徐振煵都不大清楚,方黎最终决定去燕北,就是因为眼前这位“萧大师”说过一句:东南六百里,是方黎的福地。

“这回倒好,刚到燕北,连板凳都还没捂热,就有人出幺蛾子了。”

饶玉生边说边连连摇头,神色甚是懊恼。

萧凡依旧淡淡说道:“枪杆子在手,真有人出幺蛾子,抓起来就是了。”

当然,枪杆子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有很多大人物,就不是可以用枪杆子去对付的,但在萧凡想来,这样的大人物至少不包括董天磊那种级别的商人在内。

哪怕他是个红顶商人,在方黎这样的豪门世家二代“掌门人”面前,也还是不够看。

饶玉生再次郁闷了一下,随即苦笑说道:“一少,地方上的事情,挺复杂的,不好处理……”

这话说得很委婉,其实就是向萧凡指出:哥们,地方上这些事,你是真不懂!哪有那么简单,你以为说抓人就可以抓的么?

“一少,董天磊这个人吧,好像和薛澜薛主任的关系很不错,听说他们还是大学同学。”徐振煵又在一旁提醒道:“哦,薛澜就是薛陶的姑姑,在保监会工作。”

考虑到萧凡以前一直在“修炼”,不问世事,未必就知道薛澜是何方神圣。不过薛陶和萧凡是校友,加上这么一句解释,料必萧凡就心中有底了。

萧凡的眉头果然轻轻一蹙,似乎有些意外。

薛家在首都也算是很有名望的豪门世家了,尽管还赶不上萧家汪家这样的一等豪门,势力也是不小。尤其在金融业这一块,更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力。

比如薛陶在证监会工作,他姑姑薛澜在保监会工作。

无论证监会还是保监会,实际上全都是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多年以前,他们是一家人。直到后来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高速发展,才不得不将人民银行对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能剥离出来,专门成立了保监会和证监会这两个机构。

不过随即,萧凡的神色又变得平静如水,似乎对此事不感兴趣。

确实这个事情跟他的关系也不是很大,看上去,甚至和饶玉生徐振煵关系也不大。类似的政治斗争和博弈,方黎可比他们经验丰富多了。萧凡不觉得自己越俎代庖能比方黎处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