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好头颈,谁当斫之?(第2/3页)
熊东怖因为此签,着实高兴了很长一段日子,他还吩咐要在神庙里的庙祝、香客、还有他的亲属和部属,把这件事流传到市井上去。
“裤衩先生”窦辟邪趁机四处鼓吹造势,煽风点火,兴风作浪:“熊大当家有‘风神’庇佑,任谁也动不了他的身家、性命、内眷、子女、财帛、粮米、田产、屋舍、功业、部曲、地盘、势力,他老人家是‘风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违逆熊二爷,就是与天作对,不得善终,万劫不复。”
三人成虎,言之凿凿,不少的耿忠弟子和愚昧相亲,对流言都信以为真,对熊东怖更是既敬又畏,奉若神明。
第三次大刺杀,发生在“上元”佳节。
当晚,熊东怖吃完元宵,在一大群“狂狮堂”高手、猛将的簇拥下,上街观花灯。人群中的熊二爷,一路览谜赏灯,一路接受沿途群众、徒众的见礼拜节,大为心舒神闲。
正游走之间,熊东怖忽然闻听到,在人群中一个小女孩稚嫩的童声问她的娘亲:“娘,这个叔叔手里拿的是什么啊?怎么管管里有亮闪闪的小星星啊?真好玩。”
熊东怖闻言就是一惊,他忽然感觉到身后有杀气!
他急速回首,就见一个马贩子把一管铁箫放到马鞍旁边,黑洞洞的箫尾正对着他的后围领脖项——
“千面狐”胡灵儿急喝了一声:“二爷小心!”
熊东怖急一偏首,一点闪亮寒芒,没入在他身畔的一个小妾咽喉里,那小妾当场就两眼发直、全身发黑的死去。
刺客一击失手,马上身子一晃,隐没在观灯游街的的百姓人流中。
“剑帅”独孤映岳漂亮的眉毛挑了一挑,一点足,纵身提剑追了下去。
熊东怖火冒三丈,杀心大起,他立即下令:“把附近的人都给我抓起来,严刑拷打,宁可错杀三千,也不可以放走一个!”
熊东怖命令一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立即带着人冲了上来,扑了出来,杀了过来——
天明,“辽东”都督府蔡鋆大人派差役来收尸的时候,清点现场,发现“元宵”夜当晚当街,一共失踪了一十九名百姓,死了四十一个无辜行人,伤残了九十八位游客,还有百余家店铺、商家和富户,被砸被抢被洗劫。
四十一个死难的人中,还包括了一个百岁老人、六个孕妇、十个孩童。
一十个死于非命的孩童里,又包括了那叫破刺客马鞍旁箫管中藏有暗器、无意间救了熊东怖一命的小女孩儿。
四十一个死者中,也包括了了那个乔装成“马贩子”的刺客,他是给“剑帅”独孤映岳以“流星赶月”的步伐七步赶上,挥剑一招“七步溅血”斫杀当街。
“上元惨案”轰动了整个“辽东府”,一些地方乡绅、父老、书生、高僧,集体去“都督府”衙门口打坐、示威、击鼓、鸣冤,为遇难百姓讨要说话,强烈要求蔡鋆缉拿当晚当街行凶杀人的“大风堂”恶徒,严办指使者元凶熊东怖!
然而,贪婪成性、早就收受了熊东怖大笔大笔金银财宝贿赂好处的蔡鋆,称病不理,拒绝开衙受理这些民意名士的诉讼,更让如狼似虎的军差,棍棒相加,将这些“闹事者”,打得头破血流,一通恐吓威胁之后,轰将了出去。
有了权相之子蔡鋆的庇护和默许,熊东怖由此更加变本加厉,飞扬跋扈。
在一次夜宴“功臣”的酒席上,熊东怖面对两厢谋臣武将,醉豪仰视:“二爷我知道,你们中间,要杀我、想取代我的人,大有人在……”
他话语一顿,狂狮一般的凶猛狞恶目光,每游走逼视到席上一个人,席上的人都吓得慌忙低头躲避,不敢正视。
熊东怖见大家都如此惧怕于他,“哈哈”大笑,他引镜自照,四顾群雄道:“大好头颈,谁当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