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十二章 擒二魔再议合作计(第2/13页)

赵羽飞道:“那传灯号的人,必定是丁勇中的一个,丁勇已随章二爷的民壮调走了,楼下该是空的,夜间进出的人,必定是另派来的生手,所以今晚要早些前往守候。如果信号传出去,运银船便永远到不了杭州。”

蒲毒农道:“对,妙手天君是今天赶到的,他是从镇江最先赶到的一个,聚英楼主的信差,不可能比他先到。”

天一黑,两人悄然接近了镇海楼。

楼门闭得紧紧地,三斤重的大锁扣住门环,以往守夜站网的丁勇已经撤去,四周空荡荡地鬼影俱无。

江风一吹,檐下挂着的铁马叮叮当当直响,加上附近草木繁茂,虫声卿卿,不时传出一两声刺耳的枭啼,这些声响影响了听觉。

三更末四更初,两个穿了夜行衣的人,无声无息接近了楼北角。

第一重飞檐高有一丈六,油光的瓦面滑不留足,想用轻功飞跃而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两个夜行人轻功已臻化境,居然不用飞爪百链索抓住檐角攀登,第一名夜行人先绕楼搜索一周,然后回到原地,急走两步一鹤冲霄飞跃而起,扶摇直上姿态优美,双手勾住了精巧的龙形图案,稍一顿即引体上升,翻上了檐脊,坐好,方从怀中解下一条攀绳往下放。

显然,第二名夜行人的轻功要差些,也许是背上背了一个藤筐,不便一跃而上,只好借助攀绳攀登。

镇海楼主要是供官绅们观赏江景,因此外面建了廊,登上檐脊,便可爬越外栏了。

两人非常小心,先警觉地绕外廊巡视一周,方撬开明窗跳入。

当他们出现在三楼东面的外廊时,遥远的江面出现一盏赤红色的桅灯。

后出来的夜行人,一面掩上门一面嚼咕:“沉重的楼门,开合时居然毫无声息,岂不可怪?”

另一名夜行人,一面打开带来的藤筐,一面信口道:“经常有人进出,不发声并不可怪。”

掩好门的夜行人道:“门臼好像上了油,守楼的人没偷懒。”

两人蹲下取出筐中的物件,首先是一盏高两尺方一尺的木方灯,一面是空的,另有一块活动的活页门。

点燃了径约两寸的大牛油烛,外廊一亮,但立即被活页门闭住了。

一名夜行人提起灯,放在栏顶向外望。

红色的桅灯略有闪动之象,那是气流波动的必然现象,看得真切。

一个夜行人低声道:“他们在那儿,该发讯号了。”

持灯的夜行人一手握住活页门,问道:“要不要等他们来近些?”

在旁眺望的夜行人道:“灯光可传二十余里,不必等了。哦,老李,信号次序都记住了吧?”

持灯的夜行人道:“今晚是三短一长,忘不了。”

眺望的夜行人道:“好,你先发联络信号,我到西面去,看丰乐楼方面是否准备妥当了,等他们发出讯号时,我再叫你过去接收讯号。”

持灯的人扳动活页门,打出三短一长信号。

红色桅灯突然熄灭,接着,闪动了一长三短信号。

持灯的老李叫道:“是他们,联络上了。”

已到了西面的夜行人也叫道:“快过来,信号发来了。”

丰乐楼的闪光,打出了三短一长。

老李回了信号,一长三短。

接着,一连串的闪光发了过来。

老李手中多了一把小树枝,一面看灯号,一面将小树枝在栏顶上摆放,口中念念有词“三、六、二、八、四、一九……”

三短是三,一短一长是六,两短是二,三短一长是八,并不难记。

对面灯光熄了,老李道:“共是十一组,今天消息真多。张兄,你也记下,我复发了。”

将接到的十一组闪光信号发回丰乐楼,等对方发回无误的闪光讯号后,两人回到东面。

老李准备停留,向老张道:“我发请求接讯的信号了。”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