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回工调笑名师戏高徒 显神通酒狂惊恶霸
话说镜清回头看时,只见山脚下立着一十巨人,大与山等,高与山齐,含笑向他望着。一时猜不出他是鬼是怪,倒不觉吃了一惊。正在这惊疑不定的当儿,却听那巨人含笑说道:“镜清,镜清!你真愚騃得很,怎连师傅都不认识么?但是这也怪不得你,你虽从我学道这多年,却从来没有和我见过一面呢。”镜清这才知道这巨人就是他师铜鼎真人的化身,慌忙跪下行礼道;“恕弟子愚昧,没有拜见师傅尊颇的时候,一心想和师傅见一见。如今见了面,却又不认识了。只可惜弟子缘浅之至,刚一瞻拜师颜,为了种种因缘,又不得不立刻和师傅分手了。还请师傅训诲数语,以便铭记在心,随时得所遵循。”钢鼎真人道:“你要我对你训诲几句么?这是不必待你请求,我也颇有这番意思的。否则,从没有见过面的师弟,就是永远不见一面,到也不着迹象,今天又何必定要见这一见,不是有点近于蛇足么?如今你且听着:你在我门中学道,虽是半途而废,没有得到正果,但只就你所学得的这些本领而论,已是大有可观。除了一般成仙得道者之外,在这尘世之中,也就找不到几个人可以和你抗手的了。可是如此一来,将来你的一切行动,就更要十分出之慎重,一点儿戏不得。倘能走到善的一条路上去,果然可以打倒世间一切的妖魔鬼怪,做一个卫道的功臣。万一弄得不好,竟走到恶的一条路上去,那世间一切的妖魔鬼怪,就要乘此机会,阳以归附为名,阴行蛊惑之实,把你当作他们的一个傀儡,你就不由自主的会成了旁门左道中的一个首领。换一句
话说,也就是吾道中的一个罪人了。而且善与恶虽是立于对等的地位,然而为恶的机缘,每比为善的来得多。为恶的引诱力,每比为善的来得强。倘不是主意十分坚决的人,就会误入歧途中。所以我望你对于这件事,以后更宜刻刻在意,一点错误不得。倘使到了那时,万一你真的入了歧途中,做起一班妖魔鬼怪的领袖来了,这在我固然有方法可以处分你,惩治你,只要我把主意一决定,略施一点法力,你就会登时失了灵性。你所学得的种种本领,就立刻归于无用了。不过我在最近的五百年中,只收了你一个徒弟,你在我门下学道,也经过了不少的年数,并不是怎样容易的。因此,非至万分无奈的时候,决不肯下这最后的一步棋子。而我在这和你将要分手的时候,这样的向你千盯咛,万嘱咐,探恐你误入歧途,也就是这种意思啊。”
镜清忙道:“这个请师傅放心,我总拿定主意,不负师门期望便了。倘若口是心非,以后仍旧误人歧途,任凭师傅如何惩治,决无怨尤。”铜鼎真人道:“如此甚善。你就向这软红十丈中奋斗去罢。”说完,衣袖一拂,倏忽间形象都杳,化作轻烟一缕,吹向山中去了。镜清又恭恭敬敬的向空中叩了三个头,方始立起身来,辨认来时旧路,向金雀村中行去。
谁知到得村中,却不胜沧海桑田之感了。父母,兄嫂都已去世,由侄辈撑持门户。因为睽隔了有五十年之久,而侄辈中,又有一大半还是在他上山后出世的,故见面后彼此都不相识。至于村中一班的人,更是后生小子居多,没有一个能认识他的。好在镜清学道多年,尘缘已淡,倒一点不以为意,也就不在村中逗留,径向县城行去。可是关于他的将来,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却已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毫。他不禁暗想道:我对于学道一事,虽已半途而废,成仙证道,此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了。但是究已被我学会了不少本领,难道我从此就隐遁下来,把这一身本领一齐都埋没了么?这未免辜负了我多年学道的苦心了。然欲这身本领不致埋役,除了开厂投徒,实在没有第二个好办法。于是,他就在潍县租贾了一所房子,挂了块教授武艺的牌子,开始授起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