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积蓄雷霆(第3/4页)
当然,众所周知,太平道张角造成了黄巾起义。
而五斗米道,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是这时,是家天下。
也就是张家传承,世袭其位,神国由家而造,其实,如果张道陵学释迦牟尼,广开弟子,不传一家一姓,倒未必不能真正成为道家教主。
这种家天下的传承,自然不受它姓人喜欢,外姓人永远不得真正正法,不得真正神法,因此,东晋后期又产生了上清派和灵宝派等派,当时大圣大贤,如葛洪、陆修静、陶弘景、寇谦之等人将重新将经典、科仪、神话整理。
而所谓的三清,其实就是上清派和灵宝派的祖神,相互妥协的情况下,确定了三清,成为了道教的至高神,以后传播扩大,影响扩大,慢慢变成了正宗,这正是在唐时才开始正式形成的事情。
因此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硬是要组织起一个统一的道教,不但是不可能的事情,更是不应该的事情。
与其建道观,乱封神,不如先统一土地信仰,各派先入土地神殿,以获得修行之资,慢慢再形成体系。
正本清源,以道为宗,如何处置各派各宗不同祖(师)神的关系,如何编写宗教,如何处置显派和隐派的区别,这不是一时一日的事情。
因此李播才如此说。
“至于道宗,陛下有意在天下已定后,召集天下道贤,共同商定道敕。”
所谓道敕,并不是统一道教,只是确定道之宪法,也就是确定创世论、无上道论,天地人体系,这统一口径,作为基石。
而各教各宗,只要不违背这三点,都可各有祖(师)神,各有道统,各有正法,万法归道,万流归渊,百家齐放,如此足矣。
既然李播如此一说,大局已定,正法就行。
“圣上这次离洛阳去成都,更有深意,圣上居洛阳,数十万兵,不但李阀难以安眠,就是窦建德、刘武周也感到芒刺在背,谁也不敢动弹,但是如此,只怕三家结盟,共同对付本朝,圣上这去洛阳,专于对付李阀,全局就活,而窦建德必会北上解决罗家,刘武周,趁此机会,不但会巩固统治,更会趁关而入,攻打李阀,而李阀受此压力,必会引突厥而围攻薛仁杲。”
“圣上曾问话,如我是李渊,又会如何,我那时回答,此时,唯有引突厥,不顾一切解决薛仁杲,因此李阀虽受三重牵制,但是讨伐薛仁杲势在必行,因此必圣上亲去,才可让此战拖的更长一些。”
“而三军要扩编,如今七十万还不足,要对付日后突厥,一举平天下,必百万才可,非如前朝隋炀帝之大举征讨,而是预备,要知道,无论本朝攻向何方,再无喘息之机,攻下地点,必须有厢兵驻扎,来不及消化整编,圣上判断,现在局面牵一发而动雷霆,可能连场战役,因此我方,必须作出准备。”
“圣上说,十分可取天下,二十分时才出手,因此我方,无论兵员,粮草,军资,都要预备,训练完毕,屯兵以侯,各粮道,运输道,也要提前准备。兵部,如何?”
“首辅,兵部计算在册,已有镇军三十五万,训练完毕之厢军四十万,新征三十万兵,还要半年训练,才可安守各地。”石之轩报告的说着:“军械,现还有三十万军的军衣和武器,还没有到位。”
“工部如何说?”
“纸甲,半年内必到位,现有一百二十万套,已可用事,而标制武器,由于铁器不足,难以到位。”鲁妙子说着。
“这倒无事,圣上已有旨意,不日进行禁法刀献令,民间有刀剑者,虽不禁,但是这时战时,必须全数交出,如有违抗,必受其法,因此足可弥补其铁器,等日后讨伐各地,也有铁器而得,当不要紧。”
魏征,参政平章事,刑部尚书,嘴角现出一丝冷酷的笑容,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