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开元登极(第3/4页)
杨宣凝大惊,幸亏这时,他也已经到达宗师边缘,体内阴阳融汇,才能徐徐消化,但是消化的速度,远不如传来的速度。
杨宣凝谨守灵台一点明,发起了换日大法。
换日大法专练五气、三脉、七轮。这是人体的另外一个系统,此时体内力量,顿时冲开另一个系统的气脉,如开垦了大幅荒田,可容纳数倍先天力量。
杨宣凝就如在怒海中一叶孤舟,随着风浪不住转强,仍在浪峰上挣扎救生,力图避免舟覆人亡的大祸。
对外界不闻不问。
但是脚步还是一步步的上前。
第一重阶,第二重阶,第三重阶,第四重阶,第五重阶。
就算有着换日大法开垦新的经脉,但是在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内,又已经装满,虽然尽量转化为己身,但是还是来不及消化,真气的运转愈趋缓慢,几要完全停止下来,静得就像大风暴来临前的死寂。
如是再无办法,立刻就在此九阶上爆体而亡。
就在这时,杨宣凝猛的踏上了九阶,抓住了传国玉玺。
“轰”浑身经脉一齐颤动,过多的元气,像洪水找到缺口般立即往外出,顿时,杨宣凝神智回复清明。
在众目睽睽之下,祭天台上的传国玉玺,和氏璧放射出无法形容的采芒,就算在太阳之下,也灿烂光辉,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面无人色,跪伏在地。
在这一瞬间,他可以感觉到,传国玉玺,连接着天上流动不息的元气,以一种奇特的脉动,遥空而来,与自己相连接。
杨宣凝静静祷告片刻,玉玺光辉渐去,他转过身来,面对着高台下整齐的人群,勾起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其后,还有礼官祭祀烦琐仪式。在祭礼礼成后,还要祭祀后土,再入社稷和宗庙,并且追封祖先三代。
然后才入得大殿,设帝座,案上又设传国玉玺,内阁会率诸大臣、百官,跪奏:“诸礼成,请即皇帝位”
然后杨宣凝至帝座上坐,百官排班,奏乐。然后大臣三拜,平身,乐止。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
捧宝官开盒取传国玉玺授首相,首相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拜九磕之后,诸臣还没有起身,只见宰相受命,宣读诏书。
“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故列朝各德,今隋而失德,当兴汉统,咸谓神器,不可以久虚,是故朕虽德薄,不敢弗违天命,是故建唐于世,创统开年,定今年为开元元年,宜发大赦,共图惟新。”
诏书很简单,所有人都听清楚了,齐声俯身叩头:“臣等恭贺皇帝登极,创我大唐!”
杨宣凝坐在帝座上,帝座又宽又高,虽然他早已为王,但是今日还是不同,怔忡半刻,杨宣凝才回过神来,自己已是大唐的太祖皇帝,徐徐的说着:“诸臣工请起!”
“臣等谢恩!”
杨宣凝徐徐的说着:“朕今日登极,当统一天下,安抚万民,朕敬天爱民,只要诸臣恭谨职事,使朕开国为太祖,江山一统,致大唐于极盛,朕岂能负尔等?朝廷也不吝爵禄之赐!”
这就是一篇登极宣言了,刹那之间,在场的汉人,都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自汉后,汉族皇帝就再无此时之盛,心头都是一松,忙俯首山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必鞠躬尽瘁,为圣上大业,汉统重兴而尽心尽力!”
听了此言,杨宣凝万干感慨齐涌心头,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说着:“诸卿都还年轻,天下还没有统一,朕就先不赏爵,唯兵部尚书刘子翊,年七十三,又有病,自朕起事来,功高自赏,今封勤诚伯,赐世袭,兵部尚书之位,由裴矩担任。”
其实按照刘子翊功劳,不过子爵位,但是开国第一赏,所以拔高了一级,这大家都能够理解,也是向所有臣子表明态度的意思——你们以后也有此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