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小显身手(第2/4页)

其中一人站起身子赔笑道,“四小姐,我们还有一事相求!”

春杏疑惑,“什么事?”

那人道,“我们府的庄子里冬麦似是染了病,听闻少奶奶说,贵府五小姐精通农事,早先配制过治棉花蚜虫的药水,所以……所以,来时我家少爷让我们将染病的麦苗带来,想请五小姐给断断,这倒底是什么病,能不能治。”

春杏不自觉的挑了挑眉毛,心说梨花只制过那么一次药水而已,难不成真的会治麦子病?

“染病的麦苗带来了?”

“带来了,带来了。”那人连忙点头,另一人赶忙将随身的包裹放到一旁桌几上,打开后,拿出几株麦苗来。叶片呈暗绿色,叶鞘有椭圆形暗绿色水浸状斑点,苗杆上有纹理交错的斑纹。即使是不懂农事的人也能看出来这麦子确实病了。

春杏扬声叫菊香,“去请五小姐来。”

李薇带了麦穗麦芽正要出去,菊香来请她,李薇一听是麦子生病,立时来了精神,跟着菊香匆匆进了偏厅。

两人见到她似是一愣,赶忙起身见礼。李薇笑着摆手,转去看那人带来的麦苗。

李薇扫过麦子杆儿上纹理交错的斑纹,心下便有了基本的判断,小麦最易发的病症,主要有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其中与此症状最为类似的便是纹枯病。

再细看根部,已有病菌浸染的迹象,便点头道,“确实病了。你们那块地是不是连年种麦子?”

两人脸色一喜,连忙点头。

春杏也惊奇了一下,“梨花,你真认得这种病?”

李薇点头,含糊地说,“嗯。这是一种从由土壌里引起的病症,也有种子的因素!”

那人忙欣喜的问道,“请问五小姐,这病可能治?”

李薇想了想,道,“这种病症不象虫害,即使是能治,也不会立杆见影的效果。即然发了病,只能先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是,是,是。”两人原先听她说不能立杆见影,心头一沉,听到后面的话,复又欢喜起来,连连点头。

李薇低头想了想,把前世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在前世,这种病相对来说容易得多,只需要对症的农药即可。

可是古代并无农药,即使她知道一些纯天然杀虫药剂的配方,却大多是针对虫害的,对这种菌类的病,倒还真没有特别有效的。

想了许久,综合自己这些年学的知识,找出一个相对来说可行的法子来。

抬头向两人道,“首先要先把病苗都剔除,埋在生石灰里,记着,一定是要埋在生石灰里。还有,你们若是下得决心,可以稍间一间苗,减少种植密度,这种病,麦苗愈稠病情愈重。”

“对,对,对!”两人又连连点头,脸上松快起来,“五小姐说的极是!这病确实是种得稠的麦田里更厉害一些。”

李薇笑了笑,又道,“再者,施肥时,尽量不要施人粪尿,马牛羊猪等粪便,芝麻饼、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也不要施。”这些肥属动植物有机氮肥,氮肥会让叶片厚实,增加叶绿素,但也会导致麦苗含肥晚熟,使病情加重。当然这个不需要向他们解释。

两人又点头称是。

李薇又道,“可以多施骨粉、家禽粪便以及草木灰。要及时除草,水不要浇得太勤,以不旱为益。嗯……也可以现在在发生病症的田里洒草木灰。”

“嗯,对了,麦子抽穗以后,便可增加水肥,因为这个时候植株茎杆已老健,不利于病情扩展,此时保证水肥,可确保麦子收成。”

“……另外,麦子收割后,秋粮不要种大豆。秋粮收后,用熟石灰洒地,每亩二百斤为宜,洒后翻耕晾地五六日,冬播尽量种油菜,或者其它作物……”

李薇说到这停了一下,觉得该有问话呢,几人都愣愣的,似是什么疑问也没有,只好继续往下说,“冬播的种子,也要用生石灰溶液先浸泡,以一百斤水兑一两生石灰为宜。这样能对病虫害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