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年哥儿出手(第3/4页)
年哥儿到李家的时候,正是晚霞满天时,他下了马车,摆手让赶车的小厮先走,负手立在紧闭的院门之外,望着从李家厨房方向的上空,从烟囱之中升起的缕缕炊烟,从高大茂密的树冠之间飘飘摇摇的透过,逐渐消散在绿树之上,青空之下。
高墙之内,隐隐有小儿女清脆的欢笑声传来,他不觉笑了起来,伸手拍响院门,里面不多时便传来梨花清脆的声音,“来了,来了。”
一阵轻细的脚步声后,大门“吱呀”一声打算。李薇看到独自立在院门外的年哥儿,愣了一下,随即欢笑道,“快进来,娘下午的时候还念叨着你呢。怎么没有马车跟你来呀。”一面说,一面把门儿大开,侧了身子请他进来。
虎子在秋千架那边看到年哥儿,张大胳膊向他扑来,“哥哥,哥哥,荡秋千!”
赵瑜也不甘示弱,跟在虎子身后跑来,嘴里叫着,“大舅舅……”
年哥儿笑意僵了一下,轻咳一声。李薇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怎么啦?”
年哥儿忙摇头,笑道,“没事儿。只是没想到大姐也在呢。”
这时李海歆在后院收拾过存放粮食的房间,过来,看见他,便道,“年哥儿来得正好,饭后我和你娘有话说呢。”
年哥儿应了一声,等李海歆进了正厅里,才悄悄问李薇,“梨花,爹有什么话说?”
李薇伏身抱起赵瑜,向秋千那边儿走去,年哥儿也抱起虎子跟过去。李薇想着她爹说的不外乎是两三件事儿吧,一件是地的事儿,另一件是他上学的事儿,再者就是家人刚商定的,问问他在贺府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
想了想,便和他说了,“这也是我猜的。不过,爹娘和你说的,不外乎就是这些事儿吧。”
年哥儿松了口气儿,把虎子抱起来,坐在秋千架上,轻荡起来,偏头笑着,“梨花也想让我去读书吗?”
李薇抱着赵瑜坐上秋千架,也慢慢摇着,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自然是要读书的。”
又补充,“读书也不碍着你做旁的事儿。”
年哥儿轻笑,“梨花知道我要做什么事儿?”
李薇没好气的道,“你当初回来不就是为了佟婶婶的事儿吗?家人都知道!”
年哥儿轻笑了下,不说话。
晚饭后,赵昱森亲自来接春桃母子二人,李海歆留他说了会儿话,便送他们走。
等春桃一家走后,李海歆与何氏便赶了几个女儿出去,单留年哥儿一人在厅里。即是商定的事儿,李海歆也不多绕圈子,直截了当的问他贺府的人贺府的事儿,他打算怎么办?
年哥儿轻笑,“爹,娘,这事儿说来话长,天色已晚,不若先说另两宗事儿吧。”
李海歆何氏一愣。年哥儿轻笑,“读书和买地的事儿。”
何氏失笑,“是不是梨花给你学的嘴!”
年哥儿点头,说道,“读书的事儿,我原本打算着过两年再考虑呢。小舅舅也是十九岁才考的举人呢。”
李海歆何氏一听他有再读书的打算,心头安定了些。不过,何氏想起那位石夫人,又拧了眉头,“这只是你的打算。到时候究竟能不能成?”
年哥儿笑道,“爹娘不必担心。这事儿我心中有数呢。”
李海歆便顺着他的话道,“那你就说说你是如何打算的!”
他又是一个轻笑,“这事儿说来仍是话长。改日跟爹娘细说。至于那田的事儿,爹娘还是应下吧。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时机!”
“那些银子是我该得的,你们尽管放心用!”
何氏看了看李海歆,他也是些无奈,况且年哥儿说的也实话,因赵昱森这一来,时辰倒真是不早了。
便点点头,“好,你回去好好想想,你的事儿啊,还是早了的好。早了了便安心读书去,考个功名!你出息了,你娘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