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赶集卖鱼(第3/4页)
吴旭这些日子一边硝制皮毛,一面在李海歆与老三家的帮助下,捞鱼的物件儿都准备齐全,单等八月初六镇上有集,捞第一批鱼来去卖钱儿。
春杏这些日子见天儿看年哥儿捎来的书,入迷的很。无奈有些方子一时找不到原料,倒是其中有一项叫做“米粉”的妆粉,原料简单,是用上好的大米做成的,另有一些工具,也不算太难寻,便早早盼着八月初六跟着去集上,置办这些物件儿。
李海歆不放心吴旭第一次卖鱼,也要跟着去招呼招呼,顺带送兔子肉过去,并问问胡掌柜小酒楼里鱼的用量。
象这样的新鲜事物初始时,总少不了李薇这个爱凑热闹的,她自是也要跟着去。
八月初五傍晚,李海歆李家老三还有李家的三个帮工,都去鱼塘那边儿帮着吴旭捞鱼。
小鱼塘里放着一条李海歆请李家村那位做水车的老匠做的小船儿,船身刷了铜油,黄黄新木色小船衬着秋日斜阳的余辉,静静的飘在水面儿上。
吴旭整张脸儿上笑意盈盈的,透着李薇从没见过的喜悦之意。
男人们撑着小船下鱼塘去撒网捞鱼,李薇和春杏春柳何氏几个立在岸边儿看,另有不少街坊闻讯而来,立在岸边儿看热闹稀罕,一向清冷的小水库这会是人头攒动,热闹得很。
许氏扯着莲花与大娘娘家大儿媳夹在人群里往里面张望着。
下鱼网前先投了食,鱼儿刹时往小船四周靠拢,李海歆与李家老三只见过人家撒鱼网,自己却没撒过,两人一扔之下,却把鱼网扔得打成一团结,若得岸上的人哄笑起来。
船上的几人也笑。好在,再试一回的时候,两人终于撒出个漂亮的抛物线,岸上看热闹的男人们有几个起哄的,齐起叫好。
李薇看看立在岸边儿直盯小船上两人动作的吴旭,凑过去,笑道,“旭哥,你以后没事儿的时候,多练练的那撒网子呗。”
吴旭点头应了声。
那边李海歆与李家老三已开始慢慢收网,小六子划着小船一点点的往岸边儿靠。
李薇看见那鱼网鱼鳞闪闪,鱼儿活蹦乱跳,喜得一手抓住立在一旁春杏的胳膊,伸长脖子往前面儿张望,笑咯咯的。
何氏在一旁也直笑,“旭哥儿这鱼养的是下功夫了呢。”
吴旭回头,脸上喜气洋洋的,指着李薇说,“都是梨花的功劳呢。”
许氏这会挤过来,看着刚捞出的一大网子鱼,眼睛几乎冒了火。
小船靠了岸边儿,李海歆大声叫吴旭,“旭哥儿,快来挑鱼了。”
吴旭忙拿起小鱼网子,李薇与春杏春柳几个也拿桶的拿桶,拿盆的拿盆,凑了过去。
这次卖鱼,吴旭听从李薇的意见,先挑鲫鱼和两斤左右的草鱼卖。草鱼得三斤靠上才有吃头,太小了根本不出肉。
吴旭把几个小鱼网子也递过船上的人,几人开始在大鱼网里挑大鱼,挑出的鱼捞到李薇几个端的小盆子里,再去倒进早就做好的高深大木桶中。
一盆盆鲜活的鱼儿捞出,李薇笑咯咯的忙得格外起劲儿。她最最喜欢的就是这丰收的时刻,这是在其他时候都体会不到的幸福感。
挑完第一网鱼,大木桶中已经快装满了,因是第一次卖,也不知道能卖多少,再者鱼多了,也怕闷气挤死。李海歆便住了手。
春杏扒着大木桶看着里面的鱼儿翻着水花,也是满脸笑意,问李薇,“梨花,这鱼能卖多少钱儿?”
李海歆在边儿上听见,笑呵呵地说道,“刚才捞的时候,我数着呢,总有一百来条。这些呀,差不多能卖二吊到二吊半。”
李薇在心底盘算着,这块鱼塘他们最初投鱼苗时,总投够得有一千多尾吧?后来还有吴旭趁空捞着往里面投的呢。
那么会有两千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