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百零一节 调查(第4/6页)

接见完在场有头有脸的官员,魏平当众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有不轨之徒在中枢蠢蠢欲动。尽管天子仁厚,已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容忍和克制,但心怀野心的逆贼们依然顽冥不化。对他们,朝廷已是仁尽义至了,当今天子英明,势必很快将他们铲除。现在,朝廷希望北疆边塞的将领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忠于陛下,恪守职责,为捍卫大魏朝的社稷而尽忠职守。

听众们纷纷交换着眼神,大家都觉得魏中丞的这番话与寻常的勉励不同,透出一股恶狠狠的杀气来。但边将和东陵卫的官员们还是习惯地齐声呼喝:“效忠陛下,效忠朝廷,万死不辞!”

孟聚觉察到,魏平说得已经很露骨了。对慕容家,朝廷很显然是失去了忍耐力,动手在即。魏平的话,算是给大家提前吹风,造一番舆论声势吧。

钦差的队伍在连江呆了一天,他们没有停留,径直奔靖安而去,孟聚随着队伍前行。现在,孟聚的身份十分尴尬,他虽然是东平的主人,钦差们却把他当未定罪的犯官看待;说他是犯官,但钦差们的行程、伙食、住宿和安全保卫等一应问题都得由他操心。光是服侍三个钦差也就罢了,但钦差队伍里上上下下几十号官员和两千多官兵,要操心的细琐事情实在太多,光是安排他们的住宿和伙食就繁琐得不得了,更不要说洛京来的这群官都是难侍候的主,不光是住宿,他们还经常提要求这个那个的,孟聚忙忙碌碌奔上走下的,却连个名头都没有,他说不出的郁闷。

太昌九年八月五日,钦差队伍一行终于抵达靖安。

到了东平刚安顿下来,魏平就提出了要求:“带我们到都督府看看。”

孟聚心里嘀咕,这帮家伙还有看第一现场的意识?但对方既然这么说了,他也没办法,把钦差们带到了都督府那边去。

……

黄昏下,都督府人烟萧瑟,杂草丛生。大片建筑的轮廓隐藏在夕阳的阴影里,透出一股黯淡和陈旧的味道来。都督府的卫兵和杂役们已被东陵卫遣散,官员们大多也被抓在东陵卫的院子里。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居住。看到大队东陵卫的兵马从正门开进来,住户们吓得脸色煞白,急匆匆地躲了开去,谁也不敢凑上前来观望。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但那晚交战的痕迹依稀犹存。那些倒塌的围墙、生锈的箭头和青石板上斑斑的血迹,默默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过残酷的战斗。

看着眼前萧瑟的景象,几位钦差都沉默不语。沿着都督府的小路,他们一路慢慢行走着,神色凝重。

看到钦差们脸色沉重,随行的人们都不敢说话,一行人象幽灵一般走在那荒芜的树林中。

“长孙都督是在哪里……那个的?”

魏平问得有点没头没脑的,但孟聚却明白他的意思。他领着钦差们走到那晚的空地上,指着一片地面说:“就在那里。”

看着那片毫无异状的褐红地面,几位钦差神情都十分凝重。然后,他们上前对那片空地默默鞠了一躬,南木鹤还轻声祷告了几句佛经。

魏平转过神来,看到孟聚站在一边无动于衷的样子,他脸上出现了一丝怒意。

“孟镇督,不管你与长孙都督恩怨如何,如今他毕竟已经往生了。死者为大,你上来念两句佛经化解恩怨两句也是好的。”

孟聚微微躬身:“中丞大人有令,卑职不敢不从。只是卑职与长孙都督之间仇深似海,杀他的命令,是卑职亲口下达的。所以,卑职不愿违心行那虚伪之举,请中丞大人见谅。”

魏平眉头轻轻一蹙,旋即很快又松开了。他轻声“哦”了一声,转身不再看孟聚了。

看完那晚的战场和长孙寿殒命的地方,魏平又问:“孟镇督,长孙都督死了,都督府的长史、参军等官员们呢?他们都在哪?我想见他们。”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