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匕现图未穷(第3/4页)
顿了一顿,他正色道,“你被三界通辑,八百年的经营毁于一旦,想必冒险见我,定是与此有关。不错,若我与你合作,再在王母面前虚与委蛇,你重登司法天神宝座易如反掌。但到底你有什么把握,认定可以说服老道全力配合于你?”
杨戬微笑道:“道祖果然不愧是道祖,一语中的,和你这样的聪明人说话,当真一点不累。”翻手掣了宝莲灯在手,沉声道,“杨戬的把握,尽在此灯之中。”老君奇道:“宝莲灯?若以武力相胁,你方才就不会解了老道被封的穴位……”杨戬摇头道:“老君你算不得什么君子,但却也决不会是贪生怕死的小人。武力相胁?若做出此事,没的辱了你的身份,也辱了我的眼力。老君,你且看好了——”
掷灯停在空中,神目中光华闪烁,生硬硬地嵌入灯内,再度触动机括。
蓦然充塞了大半空间的宝莲灯中,从开天辟地时起的混沌迷茫,到上古大神的决绝,一幕幕往昔飞快地重现着,物种生灭,万物运行,直到不周山倾倒,七彩石炼制,最后,那承载神力的死物,缠绕了血肉,现出众人都了然与心的熟悉面目……
“这不可能!”老君一跃而起,双手不住颤抖,喃喃地道,“怎么可能——死物?造就的死物?伏羲神王与女娲娘娘,他们,他们……可是,玉帝王母育有后代,他们的后代,也都繁延了下一代……”
他在灯外,同样听不见里面的女娲法谕,杨戬早料到会是这般反应,冷笑道:“繁延了下一代不假,但那是些什么?织女的孩子化为小星,而你苦心造就的董永之子,在我诵出石化咒语之前,便成了一块顽石——死物,就是他们的后代,也只是活着的死物而已!”
老君垂下头去,掩去变幻无休的表情。道祖不喜欢将内心剧烈的变化显于人前,千万年见识阅历,使他片刻之间便恢复了常态,拂衣坐回榻上,说道:“明白了,早在玉帝与王母出生之日起,三界的格局便已注定如此。封神之战不过是个借口,我也好,通天师弟他们也罢,不过是古神的一枚棋子而已……”
茫然若失地叹息一声,他抬头问道:“女娲既留下只有你的神目才堪触动的密谕幻相,决不会仅为告之王母的来历那么简单。她左肩上的一抹金光是怎么回事?”
杨戬点头道:“老君果然好眼力,灯中纷扰的诸般真相,都是已发生的过往,唯有此处,才是重中之重。”移目四顾,向不远处盛放丹药的朱漆葫芦一指,说道,“老君有句名言,埏土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那意思是说,只有其内部中空虚无,才能盛得了物品,是也不是?”
老君呵呵笑道:“当年老道穷极无聊,下凡做了一世凡人,尹喜虽是个小小的关尹,望气之术却端的要得,强留了我五日,老道不得已,才写下了这本道德经,想不到居然入了你显圣真君的法眼,老道真是幸何如之!”
那次老君在天廷权力之争中失势,这才匆忙投生人间避祸,与穷极无聊云云拉不上多少关系,杨戬知他爱护面子,一笑置之,只续道:“做出的器具若不中空,便没有碗盒杯盏之用。但是,若装满东西后却堵死了壶口杯口,那么这器具,能不能仍算是名实相符呢?”
老君眼睛一亮,拍手笑道:“着啊,明白了,那是王母唯一的破绽对不对?她毕竟只是一介法器,意识神通,尽来自于上古神力。若封死她摄取神力的途径,便等同于彻底禁锢了她的神识——女娲娘娘当真是深谋远虑,步步留下后着应对!”笑声忽敛,他凝神看向杨戬,“以你的心机手段,不动声色地禁锢住王母并非难事,何以要将这般惊天大秘告之于我?”
杨戬轻叹道:“禁锢王母当然容易,但更改天条,救出家母,却非一人之力便能做到。我试了八百年,徒劳无功不说,反连三妹都搭了进去。老君,不若从此时起,你我都先放下猜忌之心——封印王母的神识,须有女娲娘娘密传的法咒,你想扳倒那女人,也唯有与我合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