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羡慕的一切逆袭,都是有备而来(第2/2页)

但这位年轻的作家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他建议出版公司不要去北上广这种大城市,而要去三四线以下的城市去,而且他要求不要去大学,最好能去大专、成教学院、高职、技校……

他分析过自己要面对的潜在市场:大城市的孩子不缺机会和成功学,去给他们讲,就会费力不讨好;而相对小些地方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圈子相对封闭,很多信息对他们而言还很新鲜,他们往往处在进无路可进、退又不甘心的状态,很迷茫,更需要抓住一些偶像去崇拜……

按照这个思路,他开始一场一场地去推广自己的书,最拼的时候一年跑七十多场活动,经常上午一个城市讲完,下午换个城市接着讲。市场的反响也不断验证着他的分析和策略,很多同学,听了三十分钟不到就成了他的铁杆粉。

有人曾问“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你刚开始做‘罗辑思维’的时候,最难的是什么?”

罗振宇没有回答是“吸引粉丝”或“怎么拉投资”这类难题,而出乎意料地回答道:

“最难的其实是训练自己说话,尽管我在央视当了几十年主持人,说话是基本功,可要在六十秒内迅速有力地陈述一段观点还是非常困难。很多时候,要花五六个小时、NG一百多次,才能录成六十秒的语音。”

任何看上去的自然而然,背后都有别人无数小时的刻意训练、积累和思考。所以我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让外人看起来毫不费力,因为那终将是一场刻意为之的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