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力不如你的,却混得比你好(第2/2页)

他当时说,自己计划每年以这个速度继续全职写作,积累人脉,积攒人气,三年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五年后进军影视界……当时一桌子人都睁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他仍然侃侃而谈,说按照自己已经积累的名气和人气,这些绝对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现在,他全做到了。而且因为市场更加注重版权,资本又开始争夺IP,他一直以来主攻的又是那些特别受市场追捧的都市爱情题材,所以他得到的比计划中的更多。

后来我问一个影视界的朋友:“你说现在我转行也写这个还有戏吗?”

朋友说:“这阵风已经不太有戏了,等你写出来,风头早又转向了。”

那些能迎风起来的人,并不是成天跟风四处乱跑的人。

能遇到风口,和他们的专注和持续耕耘有关,等你看到别人迎风起飞了,再往那边跑,往往已经晚了。

最后,一个人“混得好不好”和他曾经待过的平台也有很大关联。

两个人合伙创业做在线鲜花配送,品牌火了被卖掉;创始人甲拿着钱,选择了再次创业,这次做婚庆平台;乙拿着钱找了一个顶级大学的MBA镀金后,经人介绍去了投资公司做投后管理。几年后,甲第二次创业失败,开始为第三次创业融资,而乙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执行董事。

按照世俗的评定标准,尽管二人当初都是创业者出身,但都认为而今衣着光鲜、名片上title都是好听的乙“混得更好”。这样的差异,其实是由于二人所处的平台不同而造成的。

早早卖掉项目的人,进行了身份上的华丽转身,由于站在更大的平台上,更容易被看到和认可,也因为平台本身的高度,获得了平台带来的高质量资讯和人脉红利,并直接接收着平台赋予他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讲,他们两人今天的差异,不是他们在能力、学识、视野上真正的差异,而是自身所处平台带来的“势能差”。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甲说不定还会可怜乙现在的身份“不自由”呢。到底谁“混得更好”,最终只能由自己来评判,而这点取决于你的出发点和诉求是什么。

我们都是从同样的新人开始起跑,先赢在学历和能力上,逐渐分道扬镳于人生的不同愿景和愿力上。

所以当你提出“为什么能力不如我的人都混得比我好”时,或许一开始你们就选择了不同的轨道奔跑;或许在一次又一次的路口,是你放弃了那些表面上光鲜的部分,选择了当时对你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家庭、爱情、更多的自我时间、更稳定的生活、更有激情的事业,等等。

如果是那样,那么你的人生也无法单纯地去和别人的光鲜做类比,因为我们人生最终的评判,并非在于“混得好不好”,而在于人生的价值和你认为自己最终“过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