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梦(第2/3页)

而就在他退伍前夕,她接到英国一间她向往已久的大学入学许可:当她迫不及待地飞到澎湖告诉他这个让她雀跃不已的讯息时,他却只沉默地看着她,好久好久之后才说:「对不起,说实在……我无法分享你的喜悦,因为对我来说,你好像正在慢慢远离,而我却无力跟上你的脚步。」

那个傍晚她只记得在止不住的泪水里,第一次听他提到两个人家境的差异、志趣的选择、思念与距离之间的考验,还有未来可能如何又如何……最后他认真地说:「我没有权利干涉你任何决定和选择,更不愿意自私地阻扰你对未来的追求,除了祝福,我只有等待,请记得……你是我这辈子的最爱!」

令她心疼的是,他仿佛一直信守着「等待」的承诺,不定期的航空邮简密密麻麻地诉说他的思念、工作和生活,提到他被网罗进「逐渐解构,并看得见正快速转变中」的执政党的宣传单位。

只是……这些信始终无法汇聚成足够的能量,让在湿冷、阴霾的异国里活在课业压力下的她得到支撑,反而是她父亲公司派驻在伦敦的经理蓄意的殷勤,比她不时地可以支领到一些必要的温暖。

最后她不得不承认,思念与距离真的是一种严苛的考验。虽然她记得少女时代只要看到香港连续剧里的男女用广东话谈情说爱时总觉得好笑,没想到一年多之后她就和那个来自香港的经理走进教堂。得知讯息的他写来的最后一封情书只有几个字:等待的尽头祝福依旧,只因为你是我这辈子的最爱。

两年后她从报纸上看到他结婚的消息,新娘她认识,也是当年文学社的社员之一;然而,她心里的愧疚却不曾因此消失,倒像是不愈的暗疮,常在无法预料的时刻隐隐作痛。

三年后她离婚,先生劈腿,对象是一个客户的秘书,香港女孩,当时她第一个感觉是:用广东话谈恋爱对他们来说还真的比较合适。

之后,她全心投入父亲公司在欧洲的所有业务,男人不缺,爱情却始终空白。

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政权二度移转之后一个政商云集的宴席上;他似乎一眼就认出她来,虽然不停地和其他人握手寒暄,但视线却老是瞥向她这边。后来他慢慢走过来,依然是那么好看的笑容,伸出来的依然是长得像作家的手。

她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以微笑和沉默面对,而当感觉到他的手好像有意传递某些隐秘的讯息似的连续紧握了她几下之后,她再忍不住地藉着西式的拥抱有意地亲近曾经那么熟悉的身体,她听见他在耳边轻轻地说:「我知道……有关你所有的事……我一直都在意。」

她把名片递给他,而在眼泪即将溃堤之前,她低头转身,缓缓离开。

葬礼很沉闷,公祭的单位落落长,她坐在角落的位子远远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孔,安静地听着司仪以故做忧伤的腔调吟诵着一篇接一篇毫无感情的祭文,等候着个人拈香的时刻到来,因为唯有那时她才有机会跟他说:我对不起你……但请你相信,这辈子,最爱的依然是你。

后来她无意识地打开方才入口处服务人员递给她的礼袋,发现里头装着一条名牌手帕和一本书,书名和封面设计都有点俗气,叫《字字句句都是爱》。她连墨镜都没取下,随意翻看着。她看到遗孀的卷头语,说里头是当年夫君写给她的大部分的情书,「他把大爱留给台湾,其余的就在这里,只留给我这个幸运的女子。」

然后她看到第一封,没想到竟然是多年以来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的内容……甜美而缠绵的言语和神情或许更容易打动你的心,但,请原谅一个在这样的日子里出生的呆子,他只会用最简单而且愚昧的书写方式来呈现心里已然无法压抑的悸动和持续的、无声的呐喊,但却又无能想出更婉转、更合适的语词,因此只好写下这单调而贫乏的三个字——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