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困局(第3/4页)
挂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了一条奇妙的通道。
早些年,干部一听说要下去挂职,总是抱怨。而这几年来,辽东省委的处干们,为了下去挂职,想尽了法子,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旦下去了,干个两年,回来不是提成实职副厅,也多少能解决一个副厅级巡视员。一辈子泡在行政的河水里,谁不指望能再升一级?到老了,还是个处干,在别的不知情的人的眼里,也许了不得了。可是对于一些知情的人来说,就很让人不太瞧得起了。
张明山正是四十多岁,处于处级干部的这个坎上,而常委办副主任,说起来显赫,是最接近领导的那拨干部,但升迁起来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主要还得看秘书长的看法,而从张明山要靠挂职的办法来走升迁之路看,只怕秘书长心里,对张明山不大看得上,也难怪,秘书长到任时,张明山早就已经是常委办副主任,秘书长后来又提了一个副主任,没把张明山换掉,已经算是很客气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
不过唐逸奇怪的是张明山和自己谈这个问题的用意,挂职干部名单是要从督查室过一下,但也不过是个过场,主要还是要看组织部的意见,张明山想挂职,应该问题不大,他是办公厅实职正处,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加之经常在领导面前晃悠,总的来说,还是加分的。
接下来张明山就不再说这个话题,而是和唐逸聊起了春城风土人情,笑着说:“你这京里人在东北呆了两年多了吧?惯不惯?”
听他话头似乎他隐约知道自己的一点背景,加之瞥到自己和小妹驾着宝马招摇过市,有心和自己接触亲近也就可以理解。
……
等挂职干部名单确定后唐逸才大致明白张明山和自己谈挂职的用意,张明山却是下挂到延山做副书记,这又无疑是个美差,延山经济蒸蒸日上,去延山挂职,怎么也能捞到些政绩,回来后提拔为实职副厅的几率会更大一些。看到这份名单,唐逸又摇摇头,自己可再不能通过表象看人看事了,看来,张明山和秘书长的关系未必就不怎么融洽。
而张明山是希望自己牵线为他在延山铺铺路吧,使得他在延山能更好地铺开工作。
果然,第二天唐逸就接到了张明山的电话,张明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延山可是你的大本营,看来以后我这个外乡人可就要靠你多多照顾了,可别叫你的老部下们欺生!”
唐逸也笑呵呵开玩笑道:“没问题,就怕延山没人认得我喽,张主任这一去,我倒是有落脚的地了。”
和张明山开了几句玩笑,挂了电话。当然,唐逸又拨通了雷浩的电话,张明山既然找了自己,自己怎么也要做个姿态回报,不能让人觉得热脸贴上了冷屁股。
唐逸大略说了一下张明山的情况,雷浩就笑:“我还正琢磨,省委下来挂职的张书记到底是何方神圣,既然是唐书记的朋友,那就没说的了。我会看着安排的。”
唐逸心中苦笑,也不知道介绍张明山和雷浩认识是对是错,只怕雷浩多半会拉拢张明山和王涛对着干,不过这些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刚刚撂下电话,办公室门被急促敲响,接着小王急匆匆走了进来,唐逸微一皱眉,慌慌张张的,实在不是什么好苗子。
“主任,这下怕是麻烦了,可能捅娄子了。”
唐逸指了指沙发:“坐下说,别急。”
小王唉了一声,坐到沙发上,不安地搓着双手,说:“这些日子我不和王主任催办李天华那案子吗?王主任让我跟公安的线儿,公安局刑侦大队那个刘队特别热情,经常和我在一起喝酒,昨天我喝得有点高,就随口说凶手八成就是刘飞,刘飞的证人都是在作伪证,谁知道刘队就当真了,真的将那些证人提来重审,也不知道怎么的,那两名酒吧女就翻供了,唉,这,这可怎么好啊,当时我和刘队可都是喝多了!现在他也愁呢!还一个劲儿埋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