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90章(第2/7页)

直到十五岁的拓跋焘御驾亲征,成功击退了大檀大举入侵的二十万蠕蠕部队,这次的铩羽而归,让柔然再一次陷入内讧中。

柔然是无数部落主联合起来的国家,只是为了获得胜利和战利品才紧紧围绕在柔然汗王的身边,一旦汗王不能带他们赢得胜利,就会被他们无情的抛弃。

大檀在最窘迫的时候,感受到了来自已经成年的儿子们带来的压力,便召了在闾毗来到柔然的汗庭,委以重任。

闾毗从小接受其母乐浪公主的教导长大,对汉学也十分精通,并且通晓数国的语言。他在柔然频繁派出使臣,交好北凉、赫连夏和北燕,甚至足迹还到了刘宋,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孤立北魏。

但北魏的强大和崛起让闾毗发现即使所有小国联合起来,也不一定是它的对手,所以他的政治理论发生了改变,转而认为应该慢慢消灭北凉、赫连夏和北燕这样的小国,壮大自己后再谋划魏国。

这样的政治理念在柔然被称为“西进”派,和主流的“南进”派格格不入,自然更会有一些矛盾出现。

对于大檀来说,有一个人为他分担矛盾,处理纠纷,让他得以通过平衡之术达到统治其他部落的目的,这闾毗的作用就达到了。所以明明被大多数人否认和攻讦的闾毗,却越走越高,渐渐到了右贤王的位置。

匈奴后裔都以左为尊,右贤王并不如左贤王的地位高,但如今的左贤王是被视作“太子”一般的大檀之子吴提,右贤王便已经是柔然能给予的最高官职了。

这样的右贤王显然不能服众,待大檀坐稳汗位之后,闾毗也就意识到继续处在柔然核心的地方很危险,别的不说,那个如同恶狼狡狐一般的吴提就会把他撕碎。

于是闾毗离开了柔然王庭,带着心腹的随从和自己少数精锐的骑兵,开始在柔然的境内四处游荡,美名其曰“巡视”。实际上就是出去避避风头,等候可汗大檀的召唤。

这样一位尊贵的柔然贵族会让他们遇见,自然是让狄叶飞等人都吃了一惊的事情。而狄叶飞最先想到的念头不是避让,反倒是把这位“右贤王”抓到魏国去会有多大的军功。

熟悉柔然情况的高车人解释了半天,狄叶飞才知道这位“右贤王”只是个好看的摆设,不会有柔然人愿意为了他妥协什么。而他还是个柔然少有的“西进派”,在一定意义上,反倒有利于魏国。

在得知这“右贤王”不是什么大鱼以后,狄叶飞对他的兴趣就降到了最低,他们身负重任,若不是有极大的利益,他们是不能冒着风险去抓一个没有什么用的人的。

所以他们做完交易就走了。

可是这群蠕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那以后,一直就跟在他们的身后,既不加入,也不干涉他们的行动,但就是若即若离的跟着,让人不得不提防。

“狄叶飞,怎么办?那个右贤王是不是看出什么不对来了?”和他同来高车的同袍们都隐隐以他为首领,这个叫屈贺余的小伙子就是他疯狂的崇拜者。

狄叶飞的武艺不弱,长得又雌雄莫辨,原本就被人视为“军中女神”一般的存在。这趟来柔然,远离国土,又穿越茫茫无边的草原寻找金山,若不让他们有一个精神支柱,很容易就会丧失各自的斗志。

高车部族的人愿意千里迢迢而来,是为了摆脱高车一族沦为奴隶的命运,是为了将族中的老幼接到他们看起来如同天堂一般的大魏去生活,可这些出身大魏的高车裔士卒做这件事,大多全是依着自己的本心。

“他要跟就随他跟,有本事一路跟我们到金山去。”狄叶飞对那个络腮胡也是烦躁,“我们一路小心点,不要露出了马脚就是。”

他们已经尽力以高车人的生活方式行动,他们交换来了大量的高车男性奴隶,告诉他们,他们要回金山去会盟,等到了金山,他们就能找到部落收留他们,恢复自由人的身份。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