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66章(第3/4页)

这所谓的美人榜,正是这些世家郎君们代代炮制出来的,他们如何会不识得这美人,正是永宁公主谢玉璋。

有人回过神来,不服气,叉手道:“公主殿下何出此言?”

谢玉璋漫不经心地走下楼梯,道:“郎君可知,西市的店里,一支笔多少钱?一刀纸又是几何?”

那世家子一呆,果真答不上来。他们含着金匙出生,何曾操心过这等纸笔文墨、柴米油盐的事。

“郎君自然是不知的,因郎君出身富贵,有读不完的书,用不完的纸墨。”谢玉璋道,“只我可以告诉郎君,一支笔是十五文,一刀粗纸三十五文,细纸更贵些,六十文。只这些纸,大约于郎君,都是家中账房记账所用的。郎君所用,大约是澄心纸、竹光纸这些。只郎君又肯定不知道这些纸到底价值几何,更不知道平民之家,一年辛苦赚得的,大约比不过郎君几刀作画的纸。”

“我在楼上听得郎君们嘲笑平民子弟字丑。只我想,若平民子弟如郎君一般有用不完的澄心纸、松烟墨,现在被嘲笑字丑的,大概就是郎君了。”

“平民家养一读书人,何其之艰难。然郎君炊金馔玉,从小长在墨香中,却竟怯于与他们同堂比试吗?实在令我失望。”

有人大声道:“某非胆怯,某是不屑。这些人不配。”

谢玉璋微笑:“既郎君如此有自信,便以才学让他们知道他们不配啊。还是郎君只不过是个嘴上强的,腹中只有草包?左右推脱,只为遮掩自己的不敢。”

围观者哄笑。众郎君气愤,纷纷道:“我等才不是不敢!”

谢玉璋拂拂袖子,悠然道:“既如此,永宁翘首以待,等着郎君们明年大放光彩。”

这事很快传遍云京,莫相得知,微微一笑,提笔作了一篇《美人赋》。

古人早有云,美人画皮难画骨。可我见到一个美人,她的美不在皮,也不在骨,在她的魂。

当家国需要她的时候,她不曾退缩,和亲塞外,以身报国。

当她的百姓需要她的时候,她不曾退缩,她知稼穑,能骑善射。

当她的国都亡了之时,她不曾退缩,她心系着中原的百姓,她牺牲自己,从胡俗而二嫁。

这美人回来的那一日,全城的人都去看。他们都说她美丽,却不知道她到底美在哪里。我写这篇文告诉困惑的百姓,这美人美在她的魂啊。

她魂精魄贵,她生来是公主,归来亦公主。

这美丽的公主经历了苦难,归来依然活力充沛,还像年少的女郎那样喜欢如圭如璧的郎君。

可是郎君们却让她失望了。这些生来便抓着笔、便嗅着墨香的郎君们,竟胆怯得不敢与平民家的儿郎比试心中的锦绣文章。

这是多么让人惋惜,有这样的美人在世,竟没有同样耀眼的郎君来匹配她。让我这样看遍了世间悲欢离合的老人,忍不住扼腕叹息。

这篇美人赋很快被众人传遍。时人写赋,多写骈赋,对于李固这样的武夫,身边的侍读便翻成这样直白的文字读与他。

李固越过那些华丽辞藻,绝伦文采,直接看到这篇赋的核心,

莫相借着咏美人,嘲讽世家子怯战。可这篇赋,也的的确确真地咏了美人。

那魂精魄贵的美人,自此深入人心。

皇帝微微而笑。

十二月,林斐产下一子,他姓了林。

林谘打算待这孩子五岁后立住了,便过继给林大郎。到时再从亲族旁支中寻个孩子,过继给林二郎。这样,兄长们便都香火有继。

林斐再外面再养两年,便让她“病愈”回到云京。

这些事都安排计划好了,也告知了谢玉璋。

林斐生的是儿子,谢玉璋便向李固报备。谢玉璋道:“这孩子姓林,以后舅舅也是叔叔,会亲自教他。他生来就是江东林氏子弟。”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