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省纪委盯上沙州市 第一回合的较量(第3/6页)

午餐时,宾主言谈甚欢,其乐融融。

下午,省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陈再喜率队回到了岭西。刚进入市区,陈再喜就接到了省纪委廖平副书记打来的电话:“陈主任,你在哪里?回来了,好,立刻到我的办公室来,我要听一听具体的情况。”

放下电话,原本心情轻松的陈再喜又有些纳闷,心道:“这是怎么回事?廖书记对这个小案子这么看重。”陈再喜原本想回家休息,接到了廖平的电话,不便耽误,直接开车到了省纪委。

稍作寒暄,廖平言归正传,道:“你仔细谈一谈调查的详细过程。”

陈再喜不知廖平是何意,理了理思路,就将这几天的调查情况一一道来。

廖平不动声色地问道:“在沙州,除了周昌全、济道林,还有谁知道此事?”

“沙州市纪委副书记钟洋、沙州市委办副主任侯卫东,他们两人一直参与了此事。”

“你们这次调查有什么感觉?只谈感觉,不必有明确的证据。”

陈再喜道:“这一次调查,第一纪检监察室抽调的全部是精兵强将,依据检举信的提示,我们查得很彻底,确实没有发现违纪行为。当然,在沙州财政局存在着超标配车、配备办公用品以及生活费过高等不良现象。”

廖平再问:“检举人说得这么清楚,这封信写到如此程度,估计是沙州财政局内部人所为,我个人感觉真实性很高。”

听廖平如此说,陈再喜尽量客观地道:“检查组凭证据说话,从账面上确实没有问题。”

廖平又仔细地询问了陈再喜查案的细节,特别是周昌全和刘兵两人的态度:“沙州两位主要领导,周昌全和刘兵,对此事是什么态度?他们说过什么话?在接待工作上如何操作?”

“我在沙州五天,与市长刘兵没有见过面,都是由周昌全和济道林联系。”陈再喜又解释道,“我们到沙州时,就与周昌全见过面,特意交代要保密,所以政府那一边就没有接触,是由沙州纪委副书记钟洋帮着协调。钟洋是老纪委,协助省纪委办了不少案子,应该能够信任。”

整整聊了一个半小时,陈再喜这才离开了省纪委廖平办公室。廖平同志略为反常的行为让他若有所悟,省纪委高层已经盯上了沙州,这次追查只是一个试探性动作。

廖平在办公室整理了一会儿思路,从铁皮柜里取出一份没有封面的档案,来到了省纪委书记高祥林办公室。

进门之后,他特意关上了办公室大门。

高祥林是1996年从邻省调来的,1997年查处了省交通厅窝案,1998年将茂云查了一个底朝天,引发了茂云地区官场大地震。这位年近六十的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声名大振,一时之间在岭西被尊称为“白包公”,白指其肤白,包公是指其办案时雷厉风行,令贪官纷纷落马。

“怎么样,有收获吗?”

廖平在皮沙发上挪了挪屁股,寻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这才道:“高书记,你还真是料事如神,那些账目做平了,孔正义的关系网果然深厚。”

高祥林很自信地笑了笑,道:“你要认识到办理此案的难度。孔正义虽然只是处级干部,但是他当了多年财政局长,关系网结得很深,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纪检干部不仅要敢于办事,更要会办事,否则打蛇不死反而被蛇咬。”

他伸出右手,在空中虚点两下,道:“当纪检干部必须具备两要,一是眼光要准,二是下手要狠。眼光准既能发现腐败分子,同时又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下手要狠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腐败分子没有喘息的机会。因此,在我们决心没有下够、证据不太充分之前,就没有必要让陈再喜知道孔正义的其他事情。”

这一次到沙州,按理说也很隐蔽,却仍然让孔正义将以前查实的账册改掉,这让廖平对高祥林心服口服,他掰着指头算了算:“陈再喜这次下去,沙州市方面知道情况的就只有两位主要领导、纪委正副书记,再加上市委办副主任,这五位同志说不定就有人向孔正义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