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身后之事(第14/14页)
它的周围被一种液态物包裹着,就像一种你若是潜水太深,就会在黑暗的水下洞穴里看到的海底生物。盯着它,我突然想起安内瑟曾告诉我的一些事。当时他正抱怨当前对大脑的描述取向,都是从它的神经网络来描述,那些神经网路就像是一些电气化的大都市。他说,你扫一眼报刊亭的杂志架子,往往都能看到那种电脑合成的插图,上面的大脑看上去就是个闪闪发亮的光纤集成体,就好像在泰晤士广场(Times Square)周围行走的我们,大脑都在闪闪发光。而安内瑟并不喜欢这种纯电气式的隐喻。他认为大脑的有机性不仅于此。大脑要更加组织化一些。它不像个灯泡,反而更像一只牡蛎。
当然我也不太赞同这个说法。
总之它并不是一个气动泵、电话总机或者一台录音机。
或许人类的大脑已经超出了任何关于客观实在的隐喻,原因很简单,大脑是唯一一种可以创造一种隐喻来描述自己本身的东西。或许它真的什么都不像。人类的大脑缔造了人类的思维,而人类的思维又反过来试图对大脑进行理解,甚至不在乎要投入多少时间和金钱。
我又看了一眼墙上的照片,看了一眼那像是冶炼铜时出现的波纹,想把这一刻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