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骗中骗(第4/5页)
见没有什么话好说,米洛特只得识相地起身告辞,但还没有推开局长室的屋门,就被局长叫住了。
“噢,米洛特警官,”罗里松一副忽然想起的样子,“我还有一个建议,希望你能考虑考虑。”
米洛特缓慢地转过来,他已经大致猜到了下面的话,一瞬间,他感觉这充满老式家具的房间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
※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
这是什么?杨克再次在楼外的石子路上蹲下来,叮嘱路面上的一片圆形印记。他先是用手指比划着测量了一阵,然后取出怀中的一个玻璃瓶,掏出里面的小团棉花,赫然发现忘记了蘸水。在另外三个人坐在院落里聊天的时候,他在住院楼和这里之间跑了一个来回。
他把蘸湿了的棉花小心地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复又搁回玻璃瓶。他当然不具备猎犬的灵敏嗅觉,只是凭借推测认为这可能是血迹。
※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牐牐牐牐牐牐牐牎
我为什么第一次的时候没有发现这痕迹呢?杨克在饭桌上一样沉默寡言,海伦和克里斯蒂经过了半个下午,倒也觉得习以为常,并不认为他是有意冷淡她们。
我并没有观察多久,这是一个原因,可是,我记得但是认真地查看了,那时候并没有这痕迹啊。如果它真的是血迹,从那黯淡的色泽来看,一定经过了几天的时间,不可能是有人刚刚作假的痕迹。(作者注:这里面暴露了杨克知识上的一个漏洞,哺乳动物的血液之所以是鲜红的颜色,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铁,假设可以把铁质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就会变成黄色。不过这并非常识,又与案件无关,所以不再赘述。)
杨克发现盘中的牛排已经慢慢发冷,就忙不迭地往嘴里塞起来。
有什么东西在杨克眼前闪了一下,他抬头看去,原来是克里斯蒂举起的酒杯在灯光的作用下反射出来的光芒。
杨克并没有注意护士小姐修长的指头和纤细的手腕,又自顾自地低头狼吞虎咽。忽然,他想通了自己疏忽的原因:人类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那些最能刺激我们眼球里视神经的光线。所以,但杨克初次踏上石子路的时候,他所注意到的是反光的玻璃碎片。由于这些又引起他脑中对案件线索的联想,自然也就不能立刻注意到其他东西了。
“我明白了!”杨克突然叫起来,弄得两位护士匪夷所思,迈克尔则关注地问道:“怎么了?”
“不,不,没什么。”他又低下头去,他现在不能说,不然会揭破善意的骗局。
他想出了一开始就对墨菲先生的故事存在疑惑的原因。当时,他并没有向两位护士说的那样,怀疑墨菲为自己再一次尿床编造理由,他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现在这一点终于清楚了,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墨菲嘴里的那个身影不可能是鬼或者死尸一类的东西而只能是个人。墨菲声称自己站在金属门靠走廊的里侧,而那个人则从外侧楼上快速向下走过。墨菲之所以能看到,是因为那个人可能穿着白色或是其他浅色的衣服,在隐约月光的照射下发射出光来,与楼道里的黑暗格格不入。但是,同样一个问题是,走廊开着的灯形成光亮,假设外侧真的有人走过的话,那么他在做什么,身处黑暗的环境中,眼球都势必会被从门上玻璃透过的亮光所吸引。而墨菲先生口口声声宣称自己当时正贴在玻璃上看向对面,那么,就算是毛玻璃不能透过准确的相貌,至少也应该映出人脸的轮廓,不,应该说这轮廓更加令人毛骨悚然才对。不管那人在做什么,是罪行也好,还是无意路过,都不会对这样骇人的景象完全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