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从《傲骨贤妻》看邓文迪(第2/3页)

除此之外,这部戏还让人感到在美国各种具体、规范、明确的法律法规下,权力所受到的严格制约,虽然它确实有美化的成分,但是基本的大方向还是可以看到的,作为州长夫人,州长给女主角确实能提供帮助,但是这帮助是十分有限的,也要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监管。作为公司最大的股东,领导者的行为也是受到限制的,戴安为了一己私利在言论上有损律师事务所的利益,另一位合伙人可以当即召开股东会把她撵出董事会。虽然她后来又回到了公司,但是从前她与威尔的地位在伯仲之间,如今却只能居于人下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说一说邓文迪了,我个人总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讲,邓文迪其实是一位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她所信奉的“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信条,到现在还是很多中国人心中,女人想要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她的方式其实也是非常传统的女性进取方式,这正是在《口红丛林》里提到的很多女性所采取的方式,这方式并没有它看上去那么离经叛道,恰恰相反,这其实一直并不新鲜,几百年前就一直是很多想上位的女人采用的方式了。在她和默多克离婚之后的所有报道和描写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对她的个人品行的评价,而是来自《企业家杂志》的一篇外国记者对邓文迪作为企业家的看法: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商人,开办“大脚”电影公司,创办艺术网站Arsty,她说她是一个商人,一直试图证明自己的商业才华,但她的公司完全不成功,她从来没有成功案例,她的最大的职业成就是嫁给了默多克,“如果你看一下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董事会顾问列表就会发现,其他顾问的成就要比邓文迪大得多,而她能够获得这个位置就是因为她是默多克的妻子”。

“有邓文迪在的地方就是一片战场,她苛刻对待员工,脾气暴躁异常。”这是前保姆对邓文迪的爆料,这位保姆2006年在邓的宅邸中被一辆儿童三轮车绊倒摔碎了膝盖——这在美国算工伤,邓文迪给了一笔可怜的遣散费将她打发了事。

看到这些报道,我恍然大悟,作为一个企业家,邓文迪其实正是我们在职场上时不时会遇到的那种慈禧太后型的女老板,这些女老板不是靠自己摸爬滚打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上来的,而是靠着婚姻关系爬上来的。她们是职场里最难伺候的一种老板,因为走的是捷径,所以她们特别缺少管理经验、谈判经验、对事务的判断能力,对员工不够体贴和了解,对团队的控制力差,业务知识也不行,却偏偏非常情绪化,十分自信又骄傲,同样是女老板,她们和《傲骨贤妻》中的阿丽西亚以及戴安这种全靠实战出来的女老板完全不同,和现实生活中诸如希拉里、桑德伯格这样的女性更不一样。她们的老公拿钱出来给她们开公司,或者帮她们得到领导的高位,如果她们不大管用,为人低调,反倒还好一些,一旦是个邓文迪这样的富有野心的强势型人格,通常反倒特别容易把员工搞得怨声载道,把公司搞得鸡飞狗跳。

做生意不容易,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值,没有身经百战,懂得与人结盟,和人沟通,懂得何时进退,体察人心向背是不行的……这一点一滴都要从实战中学习,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看到邓文迪的事业历程,我觉得她应该一直是在孤身奋战,没有盟友,也没有人真的和她共进退,因为她不是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所以没有真正和她一起共患难的战友,不会有戴安和威尔那种用多年合作磨炼出来的默契,没有忠心耿耿的下属,没有建立自己靠得住的团队,因为这些一定是长期磨炼培养出来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任何一个商人想成功都不可或缺的。她其实应该属于《口红丛林》里所提到的那种生意圈外围的女人,半路靠婚姻上位,很难找到盟友,传统男人的生意圈子不见得接纳她,女性圈子对她有敌意,而像《傲骨贤妻》里这样的新生代权势又会嫌她不够好,没有才能就是没有才能,你没能赚钱,没有能成功,又是靠这样的关系上位的,就不会有人和你结盟,这层坚冰她显然没能力打破,或者根本没看到,最后在征服的道路上败下阵来。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