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 (1972)(第2/3页)
现在转向更一般的说明,人们可以看到灵感伴随着作者一部新作的实际写作过程。她陪伴着他(现在我们有了这位迷人的缪斯),她不断地闪现,作家已经习惯于她的出现,以致偶有闪失,就会被视为背叛,对他构成打击。
同一个人可以构思同一个故事或诗歌的不同部分,这一构思可以在头脑中或在纸上,用铅笔或钢笔进行。(有人告诉我,存在着了不起的表演者,他们居然能直接打出作品来,更不可思议的是,能对着打字员或一台机器眉飞色舞地口授作品!)有些人更愿意在浴缸中而不是在书房里,躺在床上而不是在多风的荒野写作——场所并不很重要,是大脑和手的关系会产生一些奇怪的问题。如约翰·谢德在某处说过:“我对两种构思方法的不同感到困惑:A.这种方法是,构思只在诗人脑海中进行,一边用肥皂第三遍抹着大腿,一边做着文字的演练;B.另一种方法更端正些,在书房中用钢笔写作。在方法B中,手支撑大脑,抽象的战斗具体地进行着。笔停在空中,随后向下一挥,阻止一次取消了的落日或恢复一颗星辰,这样,按自然法则引导词语穿过漆黑的迷宫,迎向微弱的日光。但方法A让人极度痛苦!大脑很快被疼痛的钢圈箍住。穿着工作服的缪斯指导着研磨的钻头,意志的努力也不能使之停下,这个机器一般的人会脱下他刚穿上的衣服,或轻快地走向街头小店买一份已经读过的报纸。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在无笔的工作状态中,没有了笔作为平衡的停顿?或在更深的层面上,因为没有书桌来支撑虚构,托住栩栩如生的大千世界?因为有那些神秘的时刻,令人疲倦不堪而难以摆脱,所以我放下了我的笔;我四处走动——出于某种无声的命令,合适的用同仿佛用长笛吹出,落到我的手上。”
这自然是灵感抵达的地方。在构思小说的五十年间,在不同的场合,那些我组合起来又放弃的词语,到如今在“拒绝王国”(一个雾茫茫的国度,但并非像乌有乡那样不可信)中可能组成了一座庞大的废词图书馆,其特征和一致的地方就是它们缺乏灵感的祝福。
所以不奇怪,一个作家并不害怕坦承他知道灵感,并能够将其与一阵痉挛区别开来,也与简单的“用词准确”区别开来,这样,他就应该在作家同行中寻求那种极度兴奋的明亮踪迹。灵感的闪电始终会发起突袭:你可以在这部或那部杰作中观察到它的闪烁,无论这是一首好诗,还是乔伊斯或托尔斯泰的文字,或是短篇小说中的一个词语,或是博物学家的论文中才华的喷发,或甚至在一个书评作家的文章中。自然,我想到的不是众所周知的无能的雇佣文人,而是那些自身就是创造性艺术家的人,如特里林(1)(他的批评观我并不在意)或瑟伯(2)(如《革命的声音》中“艺术并不冲向街垒”)。
近几年来,众多的出版商乐于寄给我他们的作品集——它们真像是信鸽,因为这些集子中总有收件人的作品。在差不多三十多部选集中,有一些是炫耀和自命不凡的标签(《我们时代的寓言》或《主题与目标》);另一些则表现得更持重(《伟大的故事》),他们的封面简介向读者保证,他会遇到采摘小红莓的人和匈牙利人;但每部作品集中至少会有两三篇一流小说。
岁月是吝啬的,但也是健忘的,为了立刻选出可在夜晚重读或永远拒之门外的作品,我小心地给集子中的作品标出A或C,或D-。众多获高分的作品每次都让我加强了这一信念:在当下这个时代(近五十年来),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并不产于英国、俄国,肯定也不产于法国,而产于美国。
实例是知识的沾有污渍的玻璃窗。在少数A+的小说中,有五六篇是我特别喜欢的。我把它们的篇名列在下面,并将其中的段落括起来,这些段落中,似乎存在真实的灵感,无论那被激发的细节在一个枯燥无味的评论家看来多么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