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150章 谁来就谁(第2/3页)

算了,下周的常委会之前,提前让陈太忠过来,商量一下议题——你不来找我,我以工作的名义,叫你过来总可以的吧?老头子再三说,你是愿意讲道理的。

他唯一可虑的,就是这一周多的时间里,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于是,戚书记再次沉下心体察民情,他尤其关心物流中心,北崇的大棚获得了大丰收,农民们正没命地往朝田等地铺年货,有意思的是,物流中心还出现了来自地北省会通达,和海角省会绕云的运菜车。

陈太忠也在关心这些事,不过区政府的人员更关心的,是年终有什么福利。

区里今年有钱了,虽然目前还是借钱发展,陈区长想到即将到手的朝田土地,也不想让大家失望,于是跟几个副区长碰一下,打算拿出五百万来,当福利和奖金。

北崇总共才十八万人,在编的干部不满一千,加上事业编和离退的干部,也不到两千,算上那些没名堂的,也才三千出头——这还包括了民办教师和协防员。

这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千多块钱,不过这里面有级别差异,但是就按二八理论来算,百分之八十的人,占据了百分之二十的财富,那也是最底层两千五百人,也有一百万的福利和奖金,平均每人四百块。

对于那些乡镇办事员来说,过年的时候,区里能发下来四百块钱的钱物,都可以乐歪嘴了——他们过年的福利,主要是指望乡镇里,条件好一点的多发,不好的就少发。

这个时候,各种推销年货的人就找上门了,陈太忠直接将此事安排给了孟志新,“你和小廖操心一下这个事,土特产年货一概不买……就买点新鲜玩意儿,然后就是发奖金,哪个干部家里缺东西?正经是缺钱。”

这话实在太对廖大宝胃口了,陈区长没来之前,他也收礼收到手软,不过里面假冒伪劣产品太多,所以他还得跑黑车挣钱——大部分落后地区的干部,都面临这个问题,家里礼物堆得都过期了,但就是没钱。

“好的,大家也最喜欢发奖金,”孟志新笑着点点头。

年底了,不光是北崇人人买卖年货,也不光是区委区政府发福利,这假冒伪劣商品的检查,以及防火防爆,这些都要加以关注。

元月二十号,周一,大寒,孟志新采购的年货到了,处级干部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党委的干部都有份,科级干部是数码相机,区政府直属机构的科员,每人一个微波炉。

其他更低档次的,还有电饭煲以及……叶家生产的逆变器,这个逆变器看上去挺糙,但是质量不错,又是本地产品,要大力支持。

陈太忠都很奇怪,这个逆变器……你是不是有意讨好我?哥们儿跟叶晓慧真的没啥。

然而,孟志新解释得很明白,今年会是咱们用电最紧张的一年,可以不开灯,可以不用空调,但是炕烟的鼓风机、剥苎麻的剥麻机、娃娃鱼的水泵、鱼塘的水泵——都离不了电。

不愧是曾经的计委主任,孟志新虽然管不住裤裆,可大局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区政府里喜气洋洋,这仅仅是区政府给的钱和福利,各行局还有自己的福利呢,就连以往穷得叮当乱响的农业局,今年也是一千的奖金——没有实物,紧跟着区政府,不犯错误。

党委这边就看得眼睛蓝蓝的,处级干部都是笔记本电脑到手了,可是科级干部啥都没有,同志们这个情绪……不是很稳定。

戚志闻紧急拿出二十来万,所有科级干部,每人一部手机,这才平息下去纷议,可是小科员对一桶油一袋面的福利,又有点歪嘴。

过年很显然不止是这些情况,周二的时候,苎麻收购点出现了冲突。

现在已经是三茬麻收购期了,北崇敞开收购的,就是本区、敬德和慈清,后两者每斤又要低五分钱,至于其他的麻,原则上不收。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