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证中国文化之摇篮(第2/2页)
谈论到他们,于是才谈论到我这一篇短文的自以为的要点,那便是——我以我的眼看来,我们中国之文化历史,上下五千年,从大都市到小城到古镇,原本有一条自然而然形成的链条;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一代又一代形形色色的文化人归去来兮往复不已的身影,作为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人生的初衷是要靠了他的学识治国平天下的,说白了那初衷是要“服官政”的。当不成官,他还有一条退路,即教书育人。在还有这一条退路的前提之下,才有孔门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们中之大多数,后来也都成了“坐学馆”的人或乡间的私塾先生。而且其学馆,又往往开设在躲避大都市浮躁的小城和古镇。小城和古镇,由而代代的才人辈出,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输送往大都市;大都市里的文化舞台,才从不至于冷清。又,古代的中国,一名文化了的人士,一辈子为官的情况是不多的。脱下官袍乃是经常的事。即使买官的人,花了大把的银子,通常也只能买到一届而已。即使做官做到老的人,一旦卸却官职,十有七八并不留居京都,而是举家还乡。若他们文化人的本性并没有因做官而彻底改变,仍愿老有所为,通常所做第一件第一等有意义的事,那便是兴教办学。而对仕途丧失志向的人,则更甘于一辈子“坐馆”,或办私塾。所谓中国文化人士传统的“乡土情结”,其实并不意味着对农村的迷恋,而是在离农村较近的地方固守一段也还算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生,即授业育人的人生。上下五千年,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中,每朝每代,对中国文化人的这一退路,还是明白应该给留着的。到了近代,大清土崩瓦解,民国时乖运戾,军阀割据,战乱不息,强寇逞凶,疆土沦丧——纵然在时局这么恶劣的情况之下,中国之文化人士,稍得机遇,那也还是要力争在最后的一条退路上孜孜以求地做他们愿做的事情的……
然而,在一九四九年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们连一心想要做的都做不成了。他们配不配做,政治上的资格成了问题。一方面,从大都市到小城到古镇到农村,中国之一切地方,空前需要知识和文化的讲授者,传播者;另一方面,许许多多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被无情地打入另册,从大都市发配甚或押遣原籍——亦即他们少年时期曾接受过良好文化启蒙的小城和古镇。更不幸者,被时代如扫垃圾一般扫回到了他们所出生的农村。然后是“反右”,再然后是“文革”,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故乡,成了他们的人生厄运开始的地方。而农村、古镇、小城、大都市之间,禁律条条,人不得越雷池半步……
一条由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们的自然流动所形成的文化的循环往复的链条,便如此这般地被钳断了,受到文化伤害最深重的是小城和古镇。从前给它们带来文化荣耀感的成因,一经彻底破坏,在人心里似乎就全没了意义和价值……
碎玉虽难复原,断链却是可以重新接上的。
今天,我以我的眼看到,某些以文化气息著称的小城和古镇,正在努力做着织结文化经纬的事情。总有一天,某些当代的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厌倦了大都市的浮躁和喧嚣,也许还会像半个多世纪以前那样,退居故里。并且,在故里,尽力以他们的存在,氲氤一道道文化的风景。
是啊,那时,中国的一些小城和古镇,大概又会成为中国之文化的摇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