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师生(第2/3页)

任瑶期被吓得一个激灵,立即抢话回道:“等等,那姑娘好像是叫秦九娘,家住……家住稻田村,年岁……”任瑶期纠结着眉头想了半日,她自认记性还不错,却依旧想不起来书中有提那位红衣姑娘的年岁。

那本杂记其实就是一本游记,每一篇都不太长,裴之砚提到的第九篇只有四页纸,出现的人物大多也就是一两句就带过了,任瑶期能大致的记住一个只出现了一次的小人物的名字已经算是记性奇好了。

那时任瑶期的年纪毕竟还小,因为自幼就聪慧学什么都比别人快所以从未在读书识字上吃过什么亏,裴之砚这样又很像是想要故意刁难她,于是她说话的时候便忍不住有些不服气,尽管因为人在屋檐下语气和姿态还是很恭谨的:“请先生恕我愚钝,实在不记得书中有提到那位红衣姑娘的年岁,还请先生赐教。”

这是任瑶期第一次称呼裴之砚先生,其实是带着些微不服气和讽刺的意味的。那时候任瑶期还不知道她随口这么一叫,就跟当今皇帝成了同门师兄妹。

裴之砚打量了她一会儿,突然笑了,用谆谆善诱的语气说道:“书中是不是有提到她出生那年兴元府正闹灾荒?”

任瑶期皱眉想了想,好像还真有提到这么一句,便点了点头:“确有提到。”

裴之砚又问道:“这本书开篇就有说起,张生是在庆隆三年从京都出行的,因为途中四处游玩加上走到金州的时候病了一场,所以从京都到庆元府利州整整花了两年时间,那他路过位于利州的稻田村的时候应该是在哪一年?”

任瑶期顿了顿,有些迟疑地道:“是庆隆五年,可是……”

裴之砚不理她的辩驳,继续道:“那位秦九娘既然已经到了看到成年男子脸红的年纪又还是代嫁之身,那她的年纪应该在十岁到二十岁之间,她出生的那年便是正清十五到正清二十五年这当中的某一年,而在这期间内庆元府的利州只有正清二十年的时候发生过一次旱灾,现在你再来告诉我,这位秦九娘年岁几何。”

任瑶期头上冒出了冷汗,声音有些艰涩地道:“十六岁。”

裴之砚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没错,是十六岁,现在你还坚持书中没有提到这位姑娘的年岁吗?”

任瑶期:“……”

裴之砚靠在软塌上打量她,脸上带着笑意:“还不服气?”

任瑶期低头:“不敢……”

裴之砚偏头看着她道:“你因为自己记性好,所以觉得读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书也少了几分敬畏之心。读书若是真有这么简单,那么考状元还不如去选茶楼酒馆里的伙计,听说优秀的伙计除了能背菜名之外还会记住各类客人的喜好忌讳。”

裴之砚将手中的书放下,稍稍坐正了身子:“读书的时候需要你去思去想,懂得举一反三,而非简单的记住书上的内容。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也明不了理,那么还不如不要去浪费这个时间,及时行乐多好?你若一生只读了一本书,却能从中悟出道理来,那便是不错的收获了。”

任瑶期听着听着,表情也渐渐认真了起来,她这才明白,裴之砚是在纠正她读书的方法。之前她因为担心裴之砚觉得她偷懒,所以多读了几本,自然是没有多用心的,不想却是被裴之砚发现了,便提了这么个刁钻的问题来警醒她。

这回任瑶期是真心低头恭敬地道:“是的先生,我知错了。”

裴之砚抬眼问她:“错在何处?”

任瑶期认真道:“贪多嚼不烂,先生之前让我两个月读完一本书已经是让我走马观花了。”

这回裴之砚终于满意了,一边躺回去看他自己的书,一边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道:“孺子可教!《西行杂记》,《太平年鉴》、《经世集》这三本书你再从头读三遍吧。三个月之后我会再来考究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