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第2/7页)
此外,很明显的,各印欧文化也有相近的思想模式。最典型的例于是他们都将世界看成善与恶无休无止相互对抗的场所,因此舟欧民族才会经常试图“预测”世界未来的前途。
我们可以说,希腊哲学源自印欧文化并非偶然。印度、希腊与古代北欧的神话明显都有一种以哲学或“思索”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的倾向。
印欧人希望能够“洞察”世界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在各舟欧文化中都有一个特别的字来表示“洞见”或“知识”。在梵语中,这个字是vidya,这个字的意思与希腊文中的idea这个字相当。而idea船此字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在拉丁文中这个字是video,不过对罗马人来说,这个字只是“看见”的意思。在英文中,Isee可能表示“我懂了”。在卡通影片中,啄木鸟想到一个聪明的办法时,脑袋上方会有灯泡发亮。(到了现代,seeing这个字才变成“盯着电视看”的同义字。)英文中有wise和wisdom这两个字。
在德文中有wissen(知道)这个字,在挪威文中则有viten。这些字的来源与印度文中的vidya、希腊文中的idea与拉丁文中的video这些字相同。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断定对印欧人而言,视觉乃是最重要的感官。印度、希腊、波斯与条顿民族(Teut。ns)的文学都以宏大的宇宙观(cosmicvision)为特色(在这里vision这个字源自拉丁文中的Video这个动词)。此外,印欧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经常制作描绘诸神以及神话事件的图画和雕刻。
最后一点,印欧民族认为历史是循环的。他们相信历史就像四季一样会不断循环。因此历史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不过在无尽的生生死死中有不同的文明兴亡消长罢了。
印度教与佛教这两大东方宗教都源自印欧文化,希腊哲学亦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间有明显相似的痕迹。到了今天,印度教与佛教仍然充满了哲学式的省思。
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教与佛教都强调万物皆有神性(此即“泛神论”),并主张人悟道后就可以成佛。(还记得普罗汀的说法吗?)为了要悟道,人必须深深自省或打坐冥想。因此,在东方,清净无为、退隐山林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理想。同样的,在古代的希腊,许多人也相信禁欲苦修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可以使灵魂得救。中世纪僧侣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就是受到希腊罗马观念的影响。
此外,许多印欧文化也有“灵魂转生”或“生命轮回”的观念。
两千五百多年来,每一个印度人的生命终极目的就是要挣脱轮回。柏拉图也相信灵魂可以转生。
闪族文化
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闪族文化。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他们的语言也和印欧语系完全不同。闪族人源自阿拉伯半岛,不过他们后来同样也迁徙到世界各地。两千多年来,这些犹大人一直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透过基督教与回教,闪族文化(历史与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地。
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编按:Christianity,系包括所有信奉基督的教派,最重要的有四种:
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英国圣公会,其中基督教又称新教,是十六世纪宗教革命后才分出来的)与伊斯兰教——都源出闪族。伊斯兰教的圣经古兰经与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都是以闪族语系的语言写成的。旧约中代表神”的一个字和伊斯兰文中的Allah(“阿拉”,就是“神”的意思)同样都源自闪语。
谈到基督教时,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基督教虽然也是源自闪族文化,但新约则是以希腊文撰写,同时,基督教的教义神学成形时,曾受到希腊与拉丁文化的影响,因此当然也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