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两界共主(113)(第2/4页)
宣濛濛偶尔看见谢茂的CP大战,心想,呵呵,人家谢导就喜欢长得一般的。
——她可是亲眼见过谢茂和小助理亲密无间的气场,昆仑站在他俩身边,完全就是个背景板。
《武侯传》远没有《岳云传》那么好拍摄,主要问题在于剧本。
岳云英年早逝,一生之中最灿烂的年华也就那么匆遽数年。
诸葛武侯与短命的岳世子可不一样,他的政治生涯太长了,就算没有小说大师罗先生的各种演义,光是三国志和各种民间传说的精彩之处就能拍个不注水的连续剧。
那么,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钟之内,对武侯的一生风云如何取舍,就成了推敲剧本的重中之重。
诸葛武侯与岳王爷的谥号都是“忠武”,岳飞父子的忠诚在其赫赫战功与无辜冤死中得到了最大的升华,观众们对岳飞父子冤死风波亭皆耳熟能详,死的那一刻才是“忠武”的高潮。
诸葛亮和岳家父子的人设完全不同。
拜罗大师所赐,十个华夏观众里九个想起诸葛亮都只有一个反应,神机妙算。
若是《武侯传》也和《岳云传》一样,把剧本落点放在主角之死,以秋风五丈原做结局,这电影大概率会被观众嫌弃到不想刷第二遍。因为诸葛亮之死根本不是他这个人物最闪光的地方,观众对他的死无法得到情感上的宣泄和升华,只会觉得失败。
岳飞父子的死使岳家的忠诚达到了顶点,诸葛亮六出祁山,结局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完全对不起他神机妙算的人设,这也完全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观众会生理性拒绝和逆反,觉得这是个虐主电影。
所以,《武侯传》的剧本压根儿就没打算从三顾茅庐拍到五丈原,剧本落点是《出师表》。
对观众而言,诸葛亮的人设有两个,第一个是神机妙算,智计无双,第二个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谓忠武,前者乃是武功,后者乃是令无数帝王名臣都推崇不已的忠贞。
其实只要翻过《三国志》的小学生都能知道,诸葛亮聪明归聪明,和会打仗那是两回事。
《志》曰: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①
《三国演义》里那个经常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水分有点大。武侯在蜀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搞后勤。刘备在外面打仗,武侯在成都镇守,《志》曰,“足食足兵”。②
谢茂是个实事求是的性子,非要他按照《三国演义》的本子去琢磨剧本,把诸葛亮弄得神机妙算天下无双……他真的做不到。
诸葛亮在民间信仰中已经被神话到“多智近妖”的地步。可这逻辑完全说不通,都多智近妖了,怎么六出祁山全失败了?对于这个问题,华夏从前拍摄的《演义》编剧也无法自圆其说,只好在诸葛亮死前让他高呼一声,“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我天下第一聪明,可是我失败了,都是老天爷的错!
而原本《演义》里武侯临终的遗言是,“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这个改动非常微妙。
谢茂拍摄的《武侯传》压根儿就不想拍六出祁山,也不想拍男主死掉,他拍摄的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捡回诸葛亮,诸葛亮坐镇成都整军屯田,兢兢业业辅佐刘备,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兢兢业业辅佐后主刘禅的故事主线。
——忠武忠武,武是不想拍了,那就拍忠吧。《出师表》临表涕零,照旧是个大高潮。
谢茂拍《岳云传》时就显示出他刻画时代细节的功力,《武侯传》依然打算延续自己的风格,走“浸入式历史体验”画风,搁别的剧组拍历史剧,往前二十年还请个文化历史顾问什么的,服饰器皿慢慢琢磨,市场化之后,人人都想着赚钱,也要考虑成本,基本上就是“像那么个样子赶紧把剧本拍完了好赚钱”,谢茂呢?他拍戏为的可不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