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桑德雷(第2/2页)

他的心并不真正欢乐。他能享受宇宙的一切欢乐,但如同所有伟大的诗人,他内心深处并不如此。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是飞翔在生活中的五彩缤纷的禽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热情洋溢,他的强烈的爱和痛苦使他崇高的形象日益崇高。他爱得深,某些浅薄的人却不认识这一品质,他为爱而痛苦,这一点可能谁都不清楚。我一直记得他去格拉纳达之前 把他最后的抒情诗朗诵给我听的情景,我们没有看到这部作品的完成。他把《隐秘的爱的十四行诗》念给我听,非凡的激情、热忱、幸福、痛苦,是奉献给爱情的纯洁而炽烈的纪念碑,是诗人陨灭时刻用血肉和心灵写成。我大为惊异,不由得瞪着他,脱口喊道费德里科,多么美的心!它有多少爱,受了多少苦。”他瞧着我,像孩子似的笑了。我这样说时,表达的也许不仅是我自己的想法。假如那部作品没有散佚,假如为了西班牙诗歌的光荣和西班牙语言存在期间世世代代的享受,原稿有幸仍保存在某个地方,那将有多少人会知道、学习和了解诗人非凡的才能和他无与伦比的心灵的深邃和崇高。

□读书人语

许多人都写过“诗人之死”,莱蒙托夫写过,帕斯捷尔纳克写过,为普希金,为马雅可夫斯基,作为主题,它是“来自俄国的爱情”,而现在,阿莱桑德雷却写出了另一种格调,它表现了来自西班牙的“生命的悲剧意识。”(乌纳穆诺语)。加西亚·洛尔卡,这位富于南方色彩的安达卢西亚歌手,以约热似火的悲歌为民主自由而奋斗的诗人,1936年死于法西斯党徒的长枪之不。但他的朋友却似乎不愿谈起这些,文中没有提到死,没有提到法西斯,这是另一种控诉,是生命意义上的。洛尔卡在朋友的心目中是一个“古老”的精神存在,他扎根在“时间和世纪里”,扎根在“西班牙土地”的深处;他是一个“孩子”,又是朴素而伟大的“自然力”,是欢乐和热爱的精灵,又是生命的痛苦本身。也许,这篇散文会让人想起洛尔卡自己的诗,如《黑色痛苦谣》,在西班牙式的激情叙述和如此丰富与陌生的隐喻和转喻之中,卡洛尔和他的诗向我们走来,并成为我们秘密的知己,每当想起,我们也会像散文的作者那样说费德里科,多么美的心!它有多少爱,受了多少苦。” 【高海涛】

  1. 1指洛佩·德维加(1562—1635),西班牙诗人、剧作家。
  2. 加西亚·洛尔卡于1936年7月16日离马德里去格拉纳达,同年8月19日遭占领该城的法西斯分子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