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第7/7页)

人们会说,他太年轻了;他没有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事业。可是这不是“多久”的问题,也不是“多少”的问题,而仅仅是“什么”的问题。当那扇门在他身后关上时,他已经在门的这边写出了与他一起生活过、对死亡有着共同的预感与憎恨的每一个艺术家所希望做的事:我曾在世界上生活过。当时,他正在做这件事,也许在光明灿烂的那一瞬间他甚至都明白他已经成功了。他还能有何求呢?

□读书人语

两个伟大心灵的共通,常常令人感动而振奋。如果说加缪对于福克纳多少有些知遇之恩,那么后者在本文中对加缪的肯定和赞赏,也是相当诚挚和中肯的。福克纳巧妙地用加缪自己追求的一生证明了加缪式的神话——一个现代哲学的著名命题: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加缪不倦地自我追求,自我寻找答案,可是没有结果就横死途中。他热爱生命,向往自由与阳光,但终未能战胜死亡。但是死亡也没能战胜他,因为他已向人们证明:“我曾在世界上生活过。”这种肯定和赞赏固然体现出福克纳识见卓越,但更表明了这两个一样承担人类痛苦、寻求人类出路的伟大灵魂精神上深刻的共鸣。福克纳以如此的热情扣诚挚赞赏加缪的人生和思想,惋惜他工作的中断,加缪天堂有知,夫复何求? 【林筱芳】

  1. 这是1775年4月23日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中说的话,后来成为美国革命的口号之一。——俄译本注。
  2. 这是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句话。俄译本注。
  3. 指马尔科姆·考莱(1898年生),文艺批评家,有多部评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著作:《继承精细的传统:1910年以来的美国作家》(1937),《文坛形势》,(1954)等,出版过海明威、福克纳、霍桑和惠特曼的文集并写了序言。——俄译本注。
  4. 查理·林白(1902年生),美国飞行员,1927年5月20—21日完成自纽约横越大西洋至巴黎的不着陆飞行。——俄译本注。
  5. 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年生),美国物理学家,领导过洛斯一阿拉谋斯的美国制造原子弹的主要核子实验室的工作。由于他反对制造氢弹,在1953年被解除涉及机密工作的各项政府职务并被控对美国不忠诚。——俄译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