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第4/4页)

最后我看见自己是一个老人了,孤独地,平静地,象一颗冬天的树隐遁在乡间。我研究着植物学或者园艺学。我和那些谦卑的菜蔬,那些高大的果树,那些开着美丽的花的草木一块儿生活着。我和它们一样顺从着自然的季候。常在我手中的是锄头,借着它我亲密地接近泥土。或者我还要在有阳光的檐下养一桶蜜蜂。人生太苦了。让我们在茶里放一点糖吧。在睡眠减少的长长的夜里,在荧荧的油灯下,我迟缓地,详细地回忆着而且写着我自己的一生的故事……

但我从沉思里惊醒了。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梦啊。在成年和老年之间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距离。我将用什么来填满呢?应该不是梦而是严肃的工作。

□读书人语

通过童年写老人,通过老人写童年。成年的标记便是生命意识的觉经。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看老人,再用一杆成年人的笔作记录,本身就有意趣。这样,无论是孩子眼中的老人,还是老人眼中的孩子,都加倍的可爱。生活的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祖孙之间是最容易和睦相处的,也最先充满柔情和亲昵。每个人在童年时代结识的老人,都是不平凡的老人。这或许是因为太阳的初升和陨落都令人难忘。作者使用的语言朴素而又平实,朴素的像江南村寨里的青石板,平实的像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而几位老人那富有雕塑感的人物形象也由此确立。作为诗人的何其苦在这篇散文中,也表现出了浓厚的诗情。不仅在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在于字里行间的情调。

那些在成年和老年之间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距离的人,怎么能不像作者一样自问:我将用什么来填满呢?《老人》的份量就在这个结尾上。 【彭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