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亦儒亦侠(第2/2页)

柳开携笔从戎,他并非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军大举北征辽国,柳开随军押运粮食,到达河北涿州时,宋军大将米信遭遇辽国骑兵,双方交战僵持不下,辽兵突然向米信求降。柳开闻讯,马上告诉米信:“兵法云:‘无约而请和,谋也。’彼将有谋,急攻之必胜。”(《宋史·柳开传》)柳开认为辽军无故而请和,是有阴谋的表现,建议米信马上全力出击。米信不听。结果两天之后,辽军就向宋军发起猛烈的攻势。事后宋人获悉,辽军之所以求和,是因为弓箭已经用尽,于是用缓兵之计拖住宋军,同时急向幽州取箭。

古典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文弱、敏感,其实那些人物更多的是文人,而非士人。古代的士人,只要恪守孔门之教的,或不全然文武兼备,但身上都带有一股英侠之气,绝非弱不禁风的孱弱书生。孔子本身就是勇武之人。章太炎先生有这样一个观点:当初子路陵暴孔子,其后成了孔子的弟子,像子路这种性格的人,如果不是在那场冲突中被孔子打败,是不会心甘情愿成为孔门弟子的;此外,在孔门弟子之中,勇武有力之人不止子路一个,相传澹台灭明就力能斩蛟。这虽是传说,但澹台灭明是一个勇猛之人,应是真实的。

章先生这个看法,是符合古时情实的。汉代去古未远,汉人身上就带有一种血性。例如圯上老人要求张良到桥下为他提鞋时,张良就展现出了一股阳刚的气质:“良愕然,欲殴之。”(《史记·留侯世家》)最后张良念及对方年老,强忍怒气。也正因了士人这种古朴刚强的气格,汉代才得以对夷狄取得胜利。在东汉末期,即便天下大乱,中原的礼乐文明亦未遭到北方骑兵的破坏,亦跟汉时人物的“坚硬”质地密切相关。

种种细微具体的历史向人们昭示,知识分子固然要崇文重礼,但气格不应该是卑弱的,否则就沦为孱弱书生,注定会亲手奏响一曲文明陵夷的哀歌。柳开终其一生也不见重用,而后来能文善武的辛弃疾,也是一生郁郁不得志。刚强尚文的士人不当位,将会出现许多历史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