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第2/4页)

“谢谢剧组各位老师对我们小明的关照,中戏前十,演技派新星,能歌善舞的他,入股不亏,明日可期!”

这老师和学生,是《山后有山》剧组里的一个梗,几乎每期的《细说这座大山》都能拍到剧组里诸位“老师”讲课的场景。

有时候是朱旭芳导演,正坐在导演椅上,对着陈爱明和何方明两位念叨着什么,他们俩排排坐,拿着本子奋笔疾书,听得认真。

有时候是剧组里的老戏骨正逮着演孩子的演员殷殷教诲,从走位、找镜头到台词、情绪,甚至卷起袖子自己上,有一回还录到了王方毅含着眼泪模仿距离台词大声地喊着“妈妈。”效果又震撼又让人不禁莞尔。

……

总之,这个在拍摄期内以细水长流地方式陪伴着大家的剧,忽然说再见,倒是让不少一直关注着微博最新物料的网友们有些不舍,将这个名字放到了“开播一定要看”的名单里头。

按照惯例,拍摄完毕剧组人员是会最后聚上一次的,林濛在当地最出名的海鲜酒楼里定了一个平时用来举办婚礼的厅,把店里的招牌菜点了齐全,酒水不限,只要在剧里能帮上忙的,包括群演都收到了请帖。

当晚厅内灯火通明,其乐融融,有一个能把剧组上下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制片人,剧组人员之间,几乎没有发生矛盾的机会,现在坐在一起,便也其乐融融。

主桌上坐的是林濛和三位导演,还有几位主演,这桌上只有度数低的啤酒。

朱旭芳坐在旁边,长吁短叹地,他有痛风,林濛便让服务员把桌上的转盘撤了,凡是有海鲜的菜色,都在他不站起来够不到的那边,至于酒就更别说了,连抿一口都不行。

林濛看朱旭芳心情不大好,便从包里掏出了本厚实的剧本,放到了朱旭芳的手中:“朱导,要不要看一看?”

“这是什么?”

林濛解释:“之前和张成虎编剧一起来公司面试的,还有一位于西编剧,他写的剧本那时还没完全成型,我就让他回去写好了交来,这不,双喜临门,今天他也交了稿。”

朱旭芳很认可林濛的眼光,一听她这么说,见猎心喜,就非得马上翻开本子:“我等等再吃,我先大概看看。”他口袋里随时带着眼镜,现在已经戴上。

旁边的何方明挺眼馋:“林总,还有没有多的?我也想看看。”

林濛打开包,能隐约看到里头还有两本,她取了一本放到何方明的手上。

陈爱明眼神撇过来又收回去,见林濛没有主动给的意思,厚着脸皮地伸出了手:“林总,我也看看?”蹭个剧本看总是可以的吧?他如愿以偿地从林濛那拿到了本子,立刻看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朱旭芳深谙粗读剧本的技巧,他眉头皱起:“这剧本……”

“好是好,但是拍出来,成绩很难说。”朱旭芳犹豫着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这本剧本,颇有点聊斋的味道,将一个个的小故事串联,每一个都意味深长,或者说像是寓言故事?朱旭芳难以找到确切的形容词。

林濛点了点头,她大义凌然:“说实话,朱导您也知道,我们公司呢,目前为止出品的一部网剧、一部电影都赚了不少的钱,我自己想了想,也希望拍一些更有口碑、更艺术的题材出来,这也算是为影视界做点贡献。”

这话朱旭芳听得顺耳,作为导演不都多少有点自己的艺术追求吗?只是有时候艺术和商业很难达成平衡,越来越多人把小成本和艺术片画上了约等号。

但其实哪是这样,有的艺术片也可以大投资,只是太多人觉得这样亏损太多,不舍得罢了。

他又稍微翻了下:“这部剧得做特效,场景也多,不能全搭棚内景,还有爆炸之类的大场面。”朱旭芳摇了摇头,“估计得花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