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活里没有主角(7)(第4/5页)

  一个带着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

  没有人愿意和他玩儿,因为他嗓门儿大。

  从小被叫那样的外号,要搁我身上,我也难受。

  没有朋友,自然孤僻,容易自暴自弃。

  胡天胡地,不想上学,不是不想学,是因为不想被嘲笑。

  田蛤蟆应该也努力过,他当过公交的报站员,做过电影院的报幕,甚至哭丧,他努力把自己的特长从坏处变成好处,他努力找和声音有关的工作。可是事实并不如意,因为哪怕是下乡给人家哭丧,也得声情并茂,不光是图嗓门儿大。

  到最后,可能人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操场集合,一群学生乌泱乌泱的时候,让他喊上一句:肃静!

  没了。

  田蛤蟆的剩余价值就这么多,人们所能想到的唯一正面影响就是这个。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直到田蛤蟆有一次在餐馆吃饭,和人吵起来,嚷得全饭店人都跑了。

  饭店经理捂着耳朵塞给他五百块钱,说您爱去哪儿去哪儿吧,求您别说了。

  上帝为他关了门,却又开了一扇窗。

  这比喻当然不恰当,可对于田蛤蟆来说,如同当头棒喝。

  大家都不爱听我说话,那就掏钱让我闭嘴吧。

  从此以后,田蛤蟆的道儿彻底走歪。

  去打麻将的茶馆坐坐,站人背后猛喊一声:胡了!

  吓得那位差点儿心脏病发作。

  偷偷蹲牌窝门口,喊一嗓子,警察来了!

  腾地整个屋子都炸了,哭爹喊娘抱头鼠窜,二楼哗啦啦声音响,有人直接从窗户跳下来,“哎哟”一声摔倒在地,腿都断了,还闷着头跑。

  茶室老板苦着脸塞红包,爷,求您别喊。

  整个街道,一连数家,跟收保护费似的。

  某某饭店和邻居餐馆有矛盾,雇田蛤蟆骂上一通。

  对面也学会了,高价再请田蛤蟆骂回去!

  最后两边达成协议,绝不率先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田蛤蟆。

  但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田蛤蟆开始进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状态,就像他给电台做业务,去店面前骂人一样,是个丑角儿。大家一想起田蛤蟆,就会说,嗨,那就是个靠骂人吃饭的,混蛋,地痞,流氓……这评价一直持续到田蛤蟆再也不能说话为止。

  大概是2000年初,田蛤蟆接了一个在丰台骂街的活儿,委托这活儿的是一小区的业主,因为邻居老是大半夜开音箱,音量调最大,他屡屡上门投诉,邻居也不改变。后来听说了田蛤蟆得事儿,不得已花了一千大洋,祭出这尚方宝剑来,斩妖除魔。

  对面也是个浑不吝的主儿,你要骂是么,行,爷等着。

  田蛤蟆从早上九点开始骂起,邻居从开骂那一刻,开始打开音箱。

  俩人战了一天,一直到晚上九点,整个小区的人都受不了了,“咣咣咣”砸门,逼着对面邻居关了音箱,又让田蛤蟆立马闭嘴,这才算了事儿。

  这经历,田蛤蟆也少碰到,算是业内劲敌。

  熬到大晚上的,他赶紧骑着电驴子回家。丰台在城南,严格来说部分地区已经接近我国郊区现状,那是2000年,不少地盘儿还没开发,常有刑事案件发生。都是荒地和野林,过了七点以后再走这条道,心里不自觉就得加快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