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丧故我在——学会和隐性焦虑相处 第八节 怎样避免成为“三无青年”?(第2/2页)

黄执中沉浸于辩论,胡渐彪沉浸于健身,周玄毅沉浸于自己的脑洞……辩论有趣吗?很多人不这么认为。健身和脑洞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们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趣才沉浸于此,他们是因为机缘巧合沉浸于此事,才认识到事情的趣味。

最后,对付碌碌无为。

沉浸是好事,但也要挑对的事来沉浸,不然醒来就是满满的空虚。打游戏就是这样。而有时“沉迷”工作也不是什么好事。有研究就发现,如果把人们的薪水发放方式改成“计时”或“计件”,人们的确会更有动力投入当下的工作。但一段时间后,人们会比原先更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原因是当注意力被牢牢锁定在眼下事务时,人们会忽略长远规划。忙碌的人会紧盯那些眼下最着急的事,这些事会不断地挤占自己学习和规划的时间,造成实际工作效率的下降。没钱的人会拼了全力去做来钱快但没前途的事,甚至去借高利贷,造成更大的损失。在这种模式下,穷人永远捉襟见肘,而忙碌的人永远疲于奔命。

那些会吸走你的注意力却不会给你带来价值感的事物有一些共性。它们“看似”不会占据多少时间,比方说看一篇公众号文章,它们的反馈都很及时;比方说打一局手机游戏对战,赢了立刻加分晋级,它们都很容易产生连续性;比方说一段网络视频,看完一段立刻推给你下一段……

避开这些注意力陷阱,给自己一个沉浸于有价值感的事物的机会,或许,也只是或许,才能让你自己不沦为一个三无青年。

TIPS:

小学问:要摆脱无助、无聊、碌碌无为的状态,请建立次级控制感、重建沉浸体验,当然,还要选择有价值的事物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