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卷:九指帝王(上)(第2/3页)

话说到这,我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情绪,张开手,一把抱住了鲁绛,鲁绛微微颤抖,使劲儿的敲打着我的后背,咬着嘴唇说道:“不会的!你会回来的……你会回来的……你是张三眼……我的张三眼……”

我不停的点头,喃喃说道:“会的……会的……”

鲁绛抹了抹眼角的泪,瞥了瞥墙上挂着的钟表,轻轻的松开了我,铺平了枕头,躺在床上,自己盖好被子,闭上了眼睛,哑着嗓子说道:

“我困了……你给我讲个故事吧,等我睡着了,你就走……”

我点了点头,涩声说道:“好!你想听什么故事?”

鲁绛抿了抿嘴,张口说道:“就给我讲讲这些手指头的故事吧!”

我抽了抽鼻子,平复了一下呼吸,缓缓说道:

“好!你先闭上眼睛……我给你讲故事……这……这盒子里第一根手指的故事,发生在地皇三年……”

地皇三年,也称始建国地皇三年。

地皇,是新朝建兴帝王莽的第三个年号。

西汉末年,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公元八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坐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为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

王莽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的屠杀刘氏宗亲,将刘氏宗族诸侯王32人,王子侯181人废黜,被杀的刘氏皇裔不计其数,但是,尽管经历了王莽大扫荡一般的屠杀,刘氏皇裔里还是有漏网之鱼,这只漏网之鱼,就是——刘秀。

话说这王莽忙完了杀刘氏皇族这件事,自以为坐稳了江山,于是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改革江山社稷,然而,王莽这厮,谋朝篡位是一把好手,治国理政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糊涂蛋,在他手下推行的一系列新政盲目崇古,不切实际,让老百姓的生活越发的雪上加霜,加之年景不好,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顿时九州分崩,天下大乱。许多刘氏皇裔趁机加入了起义的队伍,打出了光复大汉的旗帜,而刘秀就是其中之一!

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郡起兵,史称刘秀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

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事实证明,由农民组成的起义队伍,是根本无法和正规军正面相抗的,在人数、指挥、军备、作战、士气等等方面的巨大劣势,使的刘秀的部队一败再败,刘秀的舂陵军,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穷到连马都没有,作为指挥官的刘秀,一直是骑牛上阵的,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史书上,给刘希起了个“骑牛皇帝”的外号,像这样的一只部队,怎么能和王莽的重甲骑兵相抗衡呢?在经历了无数次暴击之后,困顿的刘希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和迷茫之中!

就在刘秀徘徊在精神崩溃边际的时候,一个名叫淳于弃的幕僚走进了刘秀的帐篷……

此时,夕阳西下,秋雨连绵,断雁叫西风,人心惶惶。

刘秀捧盔按剑,一脸颓废的威顿在案后,案上一灯如豆,映照着刘秀满面菜色的脸颊,地上三五个酒坛散落在角落,刘秀瞪着一双眼睛,醉醺醺的看着走进帐篷里的淳于弃,涩声说道:

“淳于先生……你也要离开我么……”

淳于弃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将军何出此言啊?”

刘秀喘了一口粗气,站起身,一把掀翻了桌案,大声喊道:

“这些天,逃走的人还少么?我不怪他们,真的不怪他们……是我无能……是我无能……跟着我……连口饱饭都吃不上……何谈光复大汉呢?可笑……可笑啊……”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