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多舟少(第8/8页)

这种种难题,更因高达十五英尺的潮汐落差而加剧。退潮和涨潮的时候,接运士兵肯定是一件棘手又危险的任务。

尽管如此,这是唯一的希望。晚上十点半,坦纳特指示此刻负责近海通信任务的“猎狼犬号”派一艘民船到防波堤“接运一千名士兵”。任务落到“海峡女王号”(Queen of the Channel)身上。这是一艘精良的轮船,原本经营往来英吉利海峡的路线。这时它正在玛洛海滩搭载士兵,船员跟其他人一样,也觉得这个办法速度太慢。它立刻前往防波堤,开始让士兵登船。情况顺利,毫无问题,岸勤队队员原本七上八下的心情全都放松了下来。

清晨四点十五分,大约九百五十名士兵挤上“女王号”的甲板。黎明破晓时,防波堤上有人大声问它还能搭载多少人。“问题不在于还能载多少人,”船长回答,“而是我们能不能成功地把已经上船的人载回去。”

他说得没错。跨海中途,一架德国军机连续投掷炸弹,打穿“女王号”的船尾。除了少数几个跳水求生的士兵,其他人都展现出惊人的镇定。一等水兵巴莱特甚至稍微考虑跑到底下的置物柜取出他刚买的新鞋。不过他没做傻事,因为船身正迅速下沉。他跟其他人一起安静地站在倾斜的甲板上,等待救援船只“多莉安萝丝号”(Dorrien Rose)缓缓靠过来,把他们全接过去。

“海峡女王号”沉没了,但是大局出现转机。防波堤奏效了!木板并未崩塌,潮汐并未碍事,士兵并未慌张,而且有许多空间供持续前来的船只停靠。德军一旦觉醒,情势很可能大为不同,但是港口上硝烟密布,能见度极低。

“海军资深军官要求所有船只沿东边堤岸停靠。”“戒备号”驱逐舰在二十八日清晨四点三十六分,从敦刻尔克向拉姆齐发送无线电信号。发电机室的人员再度积极展开行动。当天晚上稍早,他们忙着把舰队从港口移转到海滩,此刻他们要把舰队再移转回港口。玛洛海滩上的理乍得逊中校也接到命令,开始将部队分批送回敦刻尔克,每批五百人。

但是,虽然登船的问题解决了,却又浮现另一个全新的危机。敦刻尔克的危急时刻总在海上和陆地轮番出现。这一次,场景恰好轮到伤痕累累的佛兰德斯战场。

清晨四点,正当“海峡女王号”证明防波堤可行之际,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正式俯首投降,导致撤退走廊的东面出现一道长达二十英里的缺口。如果不能立即填补,德军将一拥而入,切断法军和英军通往海边的退路。届时,撤退行动将骤然画下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