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马卡尔采娃·季娜伊达·安德烈耶芙娜
赴资本主义国家旅游所填履历表的附加生平自述
我,马卡尔采娃·季·安,未嫁前姓热福尼亚科娃,第一次婚姻时的姓为福列伊特曼,俄罗斯族,1925年2月3日生于顿河罗斯托夫职员家庭。父亲于1927年去世,母亲为中学教师。1940年加入共青团,非党人员。1943年考入塔什干医学院,1949年毕业,专业为儿科医生。被派往莫斯科市卫生局特别处第一儿童门诊部工作,为共青团莫斯科委员会及莫斯科市党委工作人员的孩子看病。因儿子出生辞去工作。为义务兵役人员,预备役上尉。我丈夫马卡尔采夫·伊·伊,中央候补委员,《劳动真理报》主编。
本人签名——吉·马卡尔采娃
季娜伊达·安德烈耶芙娜的生存
自己的这份自述生平季娜伊达·安德烈耶芙娜是匆忙中写下的:丈夫烦人地让她写并催促快点。她刚签好名,他拿起来就去了中央,什么也没有解释。只是晚上她才弄清楚,也许会放她同他一起出国。
事情是这样的。赫鲁晓夫头几次对不同国家的访问是和布尔加宁一起去的,而西方领导人带着妻子出席这些会晤。在国家首脑事务会谈期间,妻子们另外聚会,于是布尔加宁被迫和首脑的妻子们到了一起。回到莫斯科后他向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抱怨了自己的境遇。当然,他认识到,这是他的义务,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也应该同情他的处境。赫鲁晓夫按照民主思潮的精神处理并在政治局提出了问题:带着妻子去还是不带?政治局委员们的表态很谨慎。这里面,他们说,有好处也有缺点。此后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对争论做了总结。他说了历史性的一句话:
“生活在狼群里,就得学狼叫!”
于是他下一次出访没有带布尔加宁,而是带上了尼娜·彼得罗芙娜,人们给她紧急从巴黎、布鲁塞尔和罗马带回了几件裙子。同时,进步性决议送到了下级机关——由中央各部主任研究。看来,这件事上也不无妻子本人的压力。那时伊戈尔·伊万诺维奇没有在中央食堂吃饭,而是突然回到家里吃午饭并逼着季娜伊达迅速写好自述生平。但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的夫人承担了问题的解决。
“我去是不得已。可其他人何必离开家人,并且花费公家的钱呢?”
只为外交部长葛罗米科的夫人破了例,而且为时不长。但是有些妻子后来开始到国外旅游。而季娜伊达没有特别想去哪儿。她的履历留在了丈夫的工作档案中。
尽管季娜伊达·安德烈耶芙娜从来没对任何人,甚至是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说过这事,她出生在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热福尼亚科夫伯爵的家庭,后者在索邦和海德堡受过出色的教育并在俄罗斯南方拥有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送给他祖先的可经营的土地。罗斯托夫年轻的律师和土地所有者在革命后失去了属于他的一切,他隐瞒了爵位并且当苏维埃政权需要律师时,去了法院工作。为别人辩护的同时,他也得以保护了自己,奇迹般地幸免于难,谈恋爱娶了一位中学女教师,但是妻子不久后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女儿。
姐妹俩长成了美人,有着适中的南方黝黑皮肤,但是在她们的美貌中有某种冷漠的东西。母亲偷偷地叫她们伯爵小姐。她们在罗斯托夫过得艰难,忍饥挨饿。战争时期她们到了中亚。吉娜十年制学校毕业后考入了疏散到那里的医学院。给学生们上普通内科学课程的福列伊特曼教授立刻注意到了这个漂亮的,而且是有文化修养的女学生。福列伊特曼的妻子在战争一开始就牺牲了。她是外科医生并自愿去了前线。福列伊特曼向吉娜求了婚,拒绝是愚蠢的。她学院毕业了,于是教授通过在卫生部第四总局工作的同行把她安排到了特别门诊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