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4页)
二者,沈裕虽然独断专横,他好歹是皇室一脉,江山并未易主,而他人若是挟了天子,则后果不堪设想。朝中一些守旧老臣平日里虽对沈裕不满,但其他的人选挟天子执政,他们亦是断断不能接受的。
吴公公推拒了唐黛的银票,但凡宫变,性命皆比钱财重要得多。此次若是寿王重新掌政,朝中必有一番血腥屠戮,他自然是得这时候拉拢唐黛了:“唐公子在宫中一切都好,咱家也定当悉心照料。还请唐馆主放心。”
唐黛仍是将钱递了上去,语气依旧很淡:“公公不必推辞,些许小钱,比起公公平日里对果儿的照顾,实在算不得什么。”她又沉吟了一阵,方提后面的要求:“小民想抽空见果儿一面,不知公公方便否?”
吴公公这时候已经认定寿王必将再起,得罪唐黛便是得罪寿王,是以他皱眉苦想了一阵,终是应允下来:“宫中最近人心惶惶,虽然表面戒严,实则比平日混乱许多,老奴且去安排,明日此时请唐馆主于此处稍候。”
唐黛也未送他出去,这时候二人来往甚密,实在是无什好处。
她心中只忧心唐果儿切莫也跟叛党搅和在一起,沈曦有大荥帝君这块免死金牌,而他,除了沈裕的庇佑,其实什么也没有。
长安城里通辑沈裕的告示已经贴满了大街小巷,而叛党似乎也担心沈裕势力庞大,惟恐引起长安民变,故明文写着不责难他的旧交故友。
是以公开亭与广告站之类,除了被卫队搜查以外,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但唐黛仍然很小心,考虑到她在言情文坛的影响力,朝廷也并没有明着下令拿她,但私下里就难说。是以她没有和长安城任何旧识联系,带着女仆在皇宫附近一个小客栈住下来。
她自与沈裕外出后就未回长安,如今沈裕下落不明,朝廷叛党只当她与沈裕在一起,便只是令人注意了浮云小筑和公开亭,并没有人发现她的踪迹。
及至第二天,她在茶楼雅间一直候到午时一刻,吴公公终是带着唐果儿进来。大半年不见,他又长高了不少,唐黛上前将他搂了,他半天才反应过来,紧紧抱住唐黛:“娘亲,你去哪里了?都不带果儿!”
唐黛抚摸他的头:“娘亲这不是回来了嘛,在宫里好吗?”
谈话间她抬头,发现唐果儿身后还跟了一个青衣小童,长得倒是眉清目秀,却只做了太监打扮,此时他垂首站在门边。
唐黛抬头看吴公公,吴公公何等会看人眼色,他忙笑道:“咱家这就不扰你们母子相聚了,咱家去外间候着。”
他出去了,却并没有把那个小太监带走,他依然垂首站在那里。
唐黛边与唐果儿交谈,一边倒是以余光打量了他一番,那眉目之间隐有一股英气,高鼻薄唇,竟然隐有几分像寿王。唐黛对此人身份大抵便有些了然,却仍是惊诧,按岁数,沈曦今年当是十二三岁,虽说古人大都早熟,但是这个年纪已经懂得隐瞒身份来探听消息了么?
或许他也知道唐黛与寿王的关系,借此机会,他想知道沈裕如何,现身在何处,又将如何应对吧。
而唐果儿便直接将他拉了过来:“娘亲,这是孩儿……孩儿在宫里面的好朋友,他一直很照顾孩儿。”
唐黛没有去戳破他的话,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并不知道其他人在干什么。
唐黛让自己笑得亲和些,她伸手拉了凳子,对那扮作小太监的沈曦道:“既然是你的好朋友,就过来一起坐吧。”
沈曦脆声道了谢,真的便在唐果儿身边坐下来,唐果儿半个身子都趴在唐黛身上,言语间极是亲昵:“娘亲,义父去哪里了?”
唐黛心思几转,叛党能够发布通辑令,说明沈曦要么是被迫、要么是自愿已经归到他们那一边了。而如今他已经知道自己在这里会唐果儿,难保其他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