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除夕之歌(第4/9页)
“明年除夕,我们还会在一起吗?”我问他。
“为什么不会?”他说。
我常常觉得两个人没有可能永远在一起,结合是例外,分开才是必然的。我们都是为终会分开而热烈相爱。
肥胖女人离开了舞台,一个小提琴手上台表演,琴音凄怨,并不适合那个晚上。
“这是《爱情万岁》。”林方文告诉我。
那一刻,我真想立即告诉他我正在偷偷地学小提琴,而且无数次想过放弃,我好想抱怨他送了一把小提琴给我,累我受了许多苦,然而,台上的人在拉奏《爱情万岁》,当爱情万岁,还有什么应该抱怨呢?
离开卡萨布兰卡,迪之提议去的士高,看见我和光蕙都没有表示出多大兴趣,她才机灵地说:“现在应该是二人世界的时候了,我们分道扬镳。林方文,明天要拿奖呀!我会来捧场!”迪之对林方文说。
我们坐在海边,等待一九八八年的日出,伴着我们的不是《明天》,而是沉默。
是我首先忍不住开口:“要不要我陪你去?”
他从口袋里拿出那部随身听,把耳筒挂在我的头上,是一首新歌。
“如果情意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
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
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
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每年今日,我都会送一首歌给你。”他说。
我凝望着他,眼泪夺眶而出:“我真恨你。”
“为什么?”
“因为我再离不开你了。”
“女人真是奇怪。”他说。
“如果每年有一首歌,我的一生里,最多只可以得到六十首歌。”我说。
“也许是八十首。”他说。
我摇头:“没有可能的,我没有可能活到一百零一岁。”
原来穷我一生,顶多只能从他手上得到六十首歌,或许更少。那个数目,不过是五张雷射唱碟的容量。我们的爱情,只有五张雷射碟,太轻了。
“不。以后你写的歌,都要送给我。”
“贪婪!”他取笑我。
“今天晚上真的不用我陪你去?”我问他。
“我不想你和我一起面对失败。”
“我没想过你是个害怕失败的人。”我说。
“我是害怕失败,所以才努力的人。”
“你会赢的,我在家里等你。”
整件事情,本来是很好的,偏偏在下午,我接到迪之的电话,她告诉我,她有颁奖礼的门票。
“你要不要来?”
“不。我答应了在家等他。”
“怎及得在现场亲眼看着他领奖好呢?”
“他不想我去。”
“你不要让他看见便行。如果他赢了,你立即就可以给他一个意外惊喜。七时正,我和卫安来接你。”
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去,如果我在现场,可以与他分享胜利,也可以替他分忧,我还是去了。
我和迪之、卫安坐在场馆内第三十行。为了不让林方文看到我,我是在节目开始后才进场的。我在场内搜索林方文的背影,他坐在第六行,与几个填词人坐在一起。我们的距离是二十四行。
最佳歌词奖没有落在他手上,而是落在他身旁那位填词人手上。我没想到,他在跟那个人握手道贺时,会突然回头,而刚好与我四目交投。那一刹他很愕然,随即回转头,没有再望我。那二十四行的距离,突然好象拉得很远很远,把我们分开。他一定恨我看着他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