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彻大悟(第3/4页)
即便再受宠又如何?梁王的生母丽贵妃,活生生的前车之鉴。
一封信看罢,孟庭也稳住心神了。
到底刘静娴是他的表妹,他不能不管,只好拿出点时间和她谈下去。
“外祖父与舅舅舅母都是为你着想,在泼天富贵和你的平安喜乐之中,择取后者。”孟庭道,“另外,即便我于朝堂遭受攻击,我也没想过靠家中女眷入宫扶持。”
刘静娴道:“表哥说的也是。”孟庭和她讲过,祁临帝其实属意的是孟晶清入宫,被孟庭拒绝,祁临帝这才又问到她。
“但是我想入宫。”刘静娴温婉中透着坚决,“祖父送我来京城,就是想把我许个好人家,光宗耀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有哪个好人家比得过皇家和圣上?我知道,祖父和爹娘更看重我的幸福,但这不是我最看重的。就如表哥所说,他们倾向于选择我的平安喜乐,我却想追求泼天富贵。我想要成为帝妃,手握荣华与权势,如此既对得起我多年读书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往后刘氏的子子孙孙提到静娴,也会以静娴为傲。”
孟庭只觉得心口抖动,刘静娴这番话,让他不能不想到他在《白鹿青崖》里写的结尾诗。
那首结尾诗,讲述的就是前朝女子为了追求权势富贵而成为帝妃,最终失宠而悔恨终身的故事。
孟庭写这首诗的初衷,只是为了在描绘现实的同时,抒发自己的观念。
没想到自己的表妹,竟那么像诗里的女子。
这种巧合,令人不由感慨。
“静娴,比起入宫为妃,祖父和舅舅舅母只愿你能嫁给良人,后半生安乐。你想要一意孤行,伤了他们的心吗?”
诗词中的女子,便是如此做的。
“静娴有自己的追求,想往高处走。即便是最亲的人,也不能成为静娴的阻碍。”
她和诗词中的女子,一般。
孟庭轻轻摇头,皱着眉,暗暗责怪自己从前在临淄一心只读圣贤书,竟是从不曾真正认识过自己的表妹。
她有这样的追求和野心,断不是一天两天了。
原来祖父在培养她时,她却在想着能爬多高就爬多高。
怕是她从来到京城时,就动了待先帝驾崩后嫁给新帝的念头。
孟庭语重心长道:“人的确有自己的追求,即便家人不赞成,坚持追求也没什么不对。但是,你可想过,你若进宫,祖父为了做你的支柱便不得不殚精竭虑。舅舅无官职,要帮上你便要花更多的心思和力气。即便我能做你的后盾,他们也定要为了你劳神费力,也要因你的选择而一直活在惴惴不安中。这些,你都不曾想过?”
刘静娴想了想,诚实的说:“静娴想过。”她话锋清淡:“但就算我嫁得是京城里普通的权贵,祖父他们一样要为我操心。多一些惴惴不安,和少一些惴惴不安,静娴觉得也无甚差别。”
“静娴,你……”
孟庭越发觉得,他从前到底在做什么,怎么就没洞察自己的表妹是这样的观念。
她只顾自己的前程,不顾家人的意愿压力。
如此的上进、野心勃勃,明明是个有教养的孩子,却又显得冷淡无情。
孟庭不禁道:“你亦是熟读圣贤书,可知何为‘孝’字?”
刘静娴道:“表哥不必拿孝道来压静娴,我与表哥不过是道不同而已。”
孟庭一窒,这瞬居然哑口无言。而不等他再说,刘静娴继续开口。
“表哥,还记得几年前在临淄的时候吗?彼时你尚在苦读,放言说,要等考取了功名做了官,亲自寻一文静婉约、喜好读书的女子为妻。”
孟庭又一窒。
“那时,长辈们皆说,你想要寻的女子,分明就是静娴这样的。为何不将你我凑成一对?”
刘静娴提及旧事,孟庭蹙眉回道:“我一直将你当作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