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词论(第3/11页)
《白氏长庆集》有《听弹湘妃怨》七绝一首,其词云:“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作者自注云:“江南新词有云:暮雨萧萧郎不归。” 又有《寄殷协律七言律诗一首,其结句云:“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亦有自注云:“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暮雨萧萧郎不归。” 可知当时江南盛传吴二娘曲词,白居易尤赏其“暮雨萧萧” 一句,故北归后一再忆及。今所传“长相思” 词第二首,下片亦有“暮雨萧萧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之语,后人遂以为白居易词。杨升庵又以为此即吴二娘所作曲词。其言似皆有理,故甚足惑人。实则欧阳修读白居易诗,于“暮雨萧萧” 之句,亦心赏之,遂取以入小令。欧公“长相思” 词四首,风格一致,初无杂糅之迹,故余以为此所谓白居易作“长相思” 三首,皆当还诸欧阳修,非唐词也。
今年新出《全唐五代词》收白居易词三十七首,为旧本所无而新增者,皆齐言之诗,或用曲调名为题,例如“隔浦莲” 、“急乐世” ;又或唐人一般舞曲题,例如“柘枝词” ,其词仍是五七言歌诗,恐犹不得目之为词。又一字至七字叠句诗,六朝时已有,属于杂体诗,非白居易创调。今依《词谱》题为“一七令” ,著为词格,亦误。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日附记
(2)说《忆秦娥》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一首,相传以为李白作。《花庵词选》以此词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一首列于卷首,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后人有疑之者。或谓此二词之气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霄壤。(胡应麟《庄岳委谈》)或谓《忆秦娥》调至唐文宗时始有,太白不得预填此词。(胡震亨《唐音癸签》)其说皆无确据,未能服人。余考《忆秦娥》词始见于冯延巳《阳春集》,宋人词则以张先所作为最早。以后则苏轼、向子、毛滂均有此词,皆同时人也。冯延巳所作,殆为此调之最初格律,声调尚未臻遒美。毛滂、张先所作,均为冯词格律之发展,而苏轼、向子所作,始与李白词格律相同。可知此所谓李白词者,必不能出于张先、冯延巳以前。然则其为宋人所撰,伪托李白者,无可疑矣。今胪列诸词于后,此调句格发展之迹,历历可按。
1 忆秦娥 冯延巳
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外芭蕉灯下客。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吴山隔。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
2 忆秦娥 张先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高楼穷远目。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此为冯词之发展。上下片第三句,冯作二字,今增一字。下片第一句,冯作七字,今改为二句。上三下五,共八字。馀并同。
3 忆秦娥 毛滂
夜夜。夜了花开也。连忙。指点银瓶索酒尝。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残红扫。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
此词与冯延巳作略同。冯词通篇一韵,此则换三韵。冯词用仄韵,此则改为平韵。冯词第一句三字,此则改为二字。余句法皆同。
张先年辈略早于毛滂。然毛滂此词,格律较近于冯词。可知当时此调虽已在变易,而旧曲犹未废置。毛所作仍依旧曲韵度也。
4 双荷叶 苏轼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背风迎雨泪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烟鬟未上,玉盃微缺。
湖州贾耘老有家伎,名双荷叶。东坡为作此词,题曰“双荷叶” ,实即“忆秦娥” 也。此词上片第一句仍为三字,与冯、张所作同。第二句从五字衍为七字。第三句三字,与张作同,但已改为叠句。第四句冯、张二词均七字,此则改为四字二句。下片第一句七字,仍冯词之旧。第二句从五字衍为七字。第三句三字亦为叠句。第四句亦衍为四字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