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十七章(第4/8页)

年幼的自己,便这样懵懂地接过一个要背负终生的责任。随后坐上马车,车轮在青石板的宫道路面上,发出“笃笃”的声响,驶向陌生的、看不到的、漆黑遥远的前方。

要驶出宫门的一刻,他掀开车帘,看着身后越走越远的路,越来越渺小的影子。看到父亲站在暗夜中,几乎被吞噬的身影。

还有那扑面的冷风,远处连天的火光。

沉重宫门在眼前,缓缓地闭拢,隔着那一道越来越狭窄的缝隙,他注视着父亲的身影,父子二人无声道别。

这样的夜晚,冰与火交织,眼泪与承诺交融,都铭刻在了记忆中,永远也忘记不了了。

父皇救了自己,无论付出了何等代价,至少将自己推出了党争的漩涡,推出众臣的视线,也从此消泯于人间。

从此以后,世间少了一个二皇子,多了一个在抱朴观清修的人。

*****

如今,在何容琛的回忆中,他也看到了仙居殿的大火被扑灭后,“二皇子”的尸体救出来。

——小小的蜷缩着,焦黑一团,再也看不清本来面貌。

死了也好,他们不会允许他嗣位登基的。

出乎郦清悟意料的是,何容琛闻说他的死讯后,在重华殿坐了很久。后来吩咐奉了两个灵位。

他和他的母亲,死于何家与勋贵一系的逼迫,也是何容琛间接逼死的。朝廷党争波及到了后宫纷纭,太多生命陨灭于杯弓蛇影。

但何容琛,依然尊奉了他们。

他看到当夜送走了自己的父皇,一夜白头。

不仅仅是妻离子散,天人永隔。

还有自父皇登基起,或者说,从爷爷萧嗣丰亲政时,便在布局的朝政——父子两代,苦心孤诣,倾尽二十年心血,想要为子孙推行变革而积蓄的中间力量,这样一夕间,釜底抽薪。

这次漫长的十数年博弈,又以勋贵派获胜。兰溪派散了,从此,朝廷继续落回以韦氏为首的权臣外戚之手。

令人何其痛心。

郦清悟感受到了何容琛的痛心,时隔多年忽觉感慨——其实德妃对于父皇,理解得这样深刻。她只是默默不言,却真是懂得父皇的。

何容琛甚至也懂,萧道轩心中警钟长鸣,一定要想办法除掉韦氏,至少在临死前,给后代铺路。

只是此刻,何容琛还被禁足,宫中是孙淑妃与柳贤妃掌持宫务。龙嗣血脉,如今只剩萧怀瑾一个皇子,和两位公主。他必然是未来的天子。

“四姝争后”的结果,看似盖棺定论,实际上,萧道轩不信,何容琛不信,宋逸修也不信。幽禁于重华殿中,何容琛却令宫中眼线盯紧,寻着蛛丝马迹。

宋逸修也奉了萧道轩的密旨,宫中暗查。

真相揭晓于三个月后的初秋,德妃查到了柳贤妃的蛛丝马迹。宋逸修依据口供,找到配毒之人,水落石出——

这是一起披着三重衣的毒害。

先以孙淑妃为幌子,又将关键线索放到郦贵妃身上。若不是柳贤妃明义殿的主事公公发现了不妥,悄悄向何容琛告密,此事大概真的要永不见天日。

贤妃设计了每一环,包括迎春宴上跑出来的那只狗。她事先叮嘱了萧怀瑾,叫他只贴着二皇兄玩就好,于是,萧怀瑾一道“幸运地”避开了**。

“贱妇。”萧道轩听着宋逸修汇报的案情,对脚边跪着的瑟瑟发抖的女人,只说了这两个字。

郦清悟对柳贤妃没有太多印象,只记得她是从宝林晋位的。

甚至连萧怀瑾的出生,都只是个意外,是萧道轩醉酒后错认了人的产物。

三皇子怀胎及出生后,柳宝林先后晋封美人、才人,后因在景祐四年,柳才人兄长救驾有功,她晋封为婕妤,皇帝也着意扶持不起眼的柳家。景祐六年,柳氏满门战死沙场,因这殊荣,她晋封贤妃。相较贵、德、淑三妃,她是无甚背景之人。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