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O 小镇姑娘(第4/10页)
O阿姨一脸不信任,说“那要么只去长城好了”,这个提议又被我坚决地否定了,因为她们俩穿得实在太少,就算是穿羽绒服,也不一定足以抵御山区这个季节的寒风。
阿姨撇撇嘴:
“我们那么远来了,不就是想节省时间多去点地方嘛,来了北京,连个长城都没去,就跟白来一趟似的。”
我当时也觉得自己的表现有点像在刻意找借口偷懒,就提出,我有一个同学的男朋友是学考古的,在故宫里实习,我们应该可以以找他的名义免票进故宫,阿姨带着点原谅似的同意了。
我们坐地铁来到故宫,在午门门口等着那个实习的男朋友出来接我们。故宫的阴冷和“穿堂风”似乎刚刚让她俩感觉到了北方的寒冷。
O小姐于是开始替我开解:“其实咱们没去长城是对的,市内都已经这么冷了,更别说山上了。”
O阿姨袖着手,皱着眉头,在一旁不吭气。
一阵寒风刮过,我赶快戴上了自己羽绒服的帽子,把围巾系得紧紧的,生怕灌风。这时,我发现O小姐的大衣明明是后面带帽子的,可她却没有把帽子戴上。她整个人缩成一团,头发被大风刮得毛毛躁躁,脸也红扑扑的,起了不少干皮。
我觉得她一定是忘了自己的衣服是连帽的,就跟她说“你把帽子戴上呗,把围巾系在帽子外面,这样还能抗点风”。
O小姐紧张地看了一眼O阿姨:
“我妈的衣服是不带帽子的,我不想让她一个人冷。”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个逻辑,脱口而出:
“……可是就算你一直不戴帽子,也不会让她更暖和啊!”
离我们几步远的O阿姨好像听见了,锐利的目光看过来,O小姐拽了我一下,像是在示意我闭嘴。
我知道,她是不想惹麻烦。
这一趟故宫游可谓相当地不愉快。
在寒冷的季节里,故宫的庄严往往带着些肃杀之气,比起阳光普照的时节来,要别有一番风姿。有一个新设的书画展我很想去看,但毕竟O阿姨是客人,也是长辈,她似乎对展览并不感兴趣,所以哪里该停,哪里该走,我都听她的。
可一路上,她一直在抱怨,这让我的“听话”显得很委屈。
“这有什么的啊?破破烂烂的,到底有啥好看的啊?还不如在家看电视。跑这么远,花好几十块,来看这些破房子,真是犯傻!皇帝的殿也都拦着不让看,里面黑咕隆咚看不清楚,啥意思嘛!”
这些充满负能量的抱怨,让我也忍不住心生怨气:这么冷的天,我不好好在有暖气的宿舍待着过周末,出来招待你们,还得听这些刺耳的话,真的不知道是图什么?想看的展览这次没看成,又留了念想,可这次已经麻烦了同学的男朋友,好人卡已经用完,下次肯定得自己掏钱了……
我越想越气,就忍不住顶嘴:
“阿姨,北京是你们要来的,故宫也是咱们商量好要来的地方,天气冷我也没办法,这些房子都好几百年了,肯定没有咱们家显得新,皇帝住的地方被栏杆拦着,这是人家的规定,怕文物被破坏了,这谁也没办法。再说了,咱不也没掏一分钱门票钱吗?”
我觉得,相对于我当时内心的愤愤不平来说,自己的措辞已经算是相当委婉了。就算是我自己的父母,我有时候也会这么顶嘴,我真的并不觉得自己是说了非常过分的话。
可我这一句无礼的顶嘴,显然是把O阿姨给气着了。她涨红了脸,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我,潜台词好像是在说:“你怎么能用这种语气跟我讲话呢?你这个小孩儿简直是坏透了!”
我当时很讶异,随即有点后悔:难道我这句话,真的超出了她日常生活的理解范围吗?难道O小姐面对这么一个充满负能量的妈妈,就从来不顶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