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C 月光也会孤独(第2/6页)
唯一不同的是她。我们上高一那年,她已经长到了将近一米七,长胳膊长腿的,但完全和运动健将型不沾边,因为她太瘦,瘦得风一吹就要倒了一样。她的脸色也和我们不同,我们都是在操场上和教室里长大的孩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点蹿着长个儿似的“农村红”,而她,脸色总是苍白的,但配上她秀气的细眉细眼,这种苍白很好看。我清楚地记得,她的脸上总有一点敏感肤质特有的红血丝,以及鼻梁上的几颗好看的雀斑。
她的头发自然打卷,稍微偏硬,又很浓密,额角和鬓角总有几缕不听话的碎发飘着,其他的就随时散在耳后。小时候的词汇量欠缺,总觉得这种发质和发型叫作“波浪头”,长大了才知道,女作家们会把这种头发称为“海藻般的长发”。
从未见过她穿校服。在大多数老师眼里,她的穿着应该被打入“奇装异服”一类。
她总穿一条侧面开衩的紧身牛仔长裙,配以蓝色暗纹饰的中式领口的上衣,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她就把自己的头发束成两个小髻,跟“街头霸王”里的春丽似的。冬天,她就穿宽松的白色羽绒斗篷配白色羊毛袜。我印象里,大部分的时候,她都是一身白色:宽身的白色衬衫、白色丝质连衣裙、白色阔腿裤子。她从不以耐脏和方便、运动为主要诉求,反正她从不去上体育课,老师也不敢轻易说她,她冷冷的气场完全就是拒人千里之外。
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人。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对她很感兴趣。可是,虽然很想接近她,但说实话,我真的没有胆量,也没有什么机会。她独来独往,坐最后一排,放学了就从后门离开教室。她没有朋友。听同学说,她每天晚上都会被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接走。
后来,又从同学的口中得知,老师不敢轻易干涉她,并不完全是因为她的气场所致(我这才知道我的幼稚),而是因为她家里的背景。
我听到不少关于她的传闻。
“她中考的分数很低,家里给学校交了天价的赞助费才进来我们这个班的。”
“她爸是做房地产的,特别有钱,不过她爸妈早就离婚了。据说她根本就不用参加高考,毕业以后直接就送出国了。”
“她初中是 ×× 学校的(省会的一个传说中的贵族学校),是因为那个学校有钱人太多了,她家人想让她多接触些我们这些底层的人,才送过来的。”
“不是的,我听说是她在那个学校谈过好几次恋爱,同学关系闹得很僵,才转过来的。”
还好,那时的大家都挺单纯的。传闻仅限于此,并没有什么比这更难听的话出现。
“曌”字太大,而且她后来又改名了,还是称她为C小姐吧。
高一下半学期,我好像突然进入叛逆期,交了外校的男朋友,开始逃课打游戏,一本接一本地看和学习没关系的小说,不是去学校附近的公园闲晃,就是伤春悲秋地写诗,做一些自认为和普通少女不同、其实就是不怎么长进的事。
我还跟老师申请坐到了最后一排。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C小姐发生了交集。
我发现,她拥有的磁带和小说数量,比我的多出太多了,而我也有一些她没有的书目。记得我们交换过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万水千山走遍》《温柔的夜》,还有诸如张爱玲、亦舒那些阴柔的、意象密集的作品,以及齐豫、潘越云、张艾嘉、黄磊的磁带。
我有时候会觉得,她除了在拥有这些“文艺作品”的数量之外,对待这些东西的态度,和我也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当时的我,似乎说不出来这种不同是什么,现在想想,大概是这样的:
那时的我,始终以仰视的态度面对这些“高级的、伤感的、纤细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东西对于她,不过是“反正不想学习,毕业以后反正是要被送出国的,就用这些打发一下时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