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第2/2页)

下面的句子简直像劝世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小时候我看到一个瞎子抱着一个小孩弹月琴,唱的常常就是这种句子。民间的传唱歌曲中,李白的诗句是最多的。李白写贵游文学,会否定物质性的华贵。李白经历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后,发现最贵重的可能是生命的自我反省,所以“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常常用醒与醉来对比生命的美好形态。“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醉”变成李白追求的一种生命的本质状态。

“古来圣贤皆寂寞”,“圣”与“贤”都是在追求生命向外的使命感,所以他们都是寂寞的。“惟有饮者留其名”,还是那个喝着酒的人,可以在民间留下一点声音吧。李白之前有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就是靠喝酒留名,李白喜欢的人是这种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就是写《洛神赋》的曹植,他在平乐宴会的时候,“斗酒十千恣欢谑”。前面有“金樽斗酒”,这里又出来“斗酒十千恣欢谑”——挥霍何必在意物质。

“主人何为言少钱”,不知道那一天谁请客,有一点不太愿意再拿钱出来请大家喝酒了。这句诗写得很直接。如果我到人家家里做客,主人叫我写一首诗,我还真不敢这样写。可是李白直接就唱出来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你把酒拿出来吧,有多少酒都拿出来。这里面有一种豪迈,生命真是豁达豪迈到让人开心。结尾是“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了无解的孤独性,我们一起来忘掉孤独。李白的美学风格非常清楚,他的美建立在生命的华丽上,跟哀伤形成互动。这些诗句应该成为中华文化里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也真如此。

在台湾的布袋戏中类似的句子很多,常常忽然出来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或“与尔同销万古愁”。文学怎么化解到通俗的民间文化当中,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会用两种方法来对待自己最喜欢的诗,一种方法是有时候与朋友在一起喝了酒,然后朗诵出来,还有个方法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用毛笔抄写。抄写是另外一个进入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