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七月(2)(第4/5页)

按照一般人的说法,大概会觉得这是有‘天子威仪’吧。不过如果是陈嫣在,看到刘彻这个样子,恐怕只会满脸问号…这怕不是她叔叔哦!

这种威仪确实会让一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一些,当然,不是老,但就是年龄感上不一样了。

就像大学生和高中之后就出社会的社会人,年龄是一样的,但是后者就是感觉比前者年纪大。有些人觉得这就是社会磨砺之后的‘沧桑’,有些人觉得是成熟,总之就是那么回事儿吧。

现代人虽然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但内心无论本人,还是旁观者,还是有些有些怅然地。

不过此时是不会有人觉得这值得怅然,他们反而觉得这很好,这是天子成熟起来,能够老成守国的象征呢!

“近日十分事忙…修渠之事还在筹备呢。”刘彻随口就说出了如今朝廷正在安排的一件大事,“总算是有了定论,不日就要动工,朕这才算是清闲下来。”

最近朝廷的大工程,要从渭河引水,穿过关中修一条渠,直达黄河。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粮方便…须知道,因为有长安城,以及长安城附近几座陵邑存在的关系,关中这边供粮一直非常紧张,靠本地根本做不到!每年不知道要转运多少粮食过来供消耗!

消耗也就罢了,关键是消耗的粮食是有成本的,这就让长安及其周边的粮价非常可观了…更更重要的是,运输速度还很慢,之前粮食走渭中转运过来,一趟就是六个月!真有个紧急状况,这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要修一条关中漕渠,从渭河引水直达黄河。这样的水渠没有弯道,纯粹直达,速度能提高到三个月一趟,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另外,修水渠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到时候水渠沿途不少土地都能得到灌溉,良田可要多出不少!

这个工程哪里都好,朝廷上下也大多赞同…心系国家的自然能看出来这是一件好事,反正现在国库丰厚,财政有不少盈余,用来做这个没有反对的道理。还有一些人,不那么心系国家,此时也很积极,毕竟有大工程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金钱、物资流动,从中弄好处的机会就多得多了。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都围绕着这条关中漕渠运转起来。

在古代社会开挖这样一条水渠,绝对是国家级别的大工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多!准备起来也是纷繁复杂——说实在的,这个世界同时代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做这样的事了。或者说,除了大汉,或许就一个罗马可能有这个能力…那还是可能呢!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很习惯从特别大的层面思考一件事的利弊、影响,这也锻炼出了做大工程的思维和习惯。长城,驰道,还有从春秋战国以来就很流行的渠道都是这种习惯下的产物。

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拥有成熟的管理集团,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这种事是不可能做的。

罗马此时倒是不折不扣的大国了,理论上也该拥有这样的能力。但问题是罗马骨子里还是城邦国家的传统,虽然短时间内膨胀成了亚欧大陆上的顶级大国,可很多东西是不能速成的…所以说他们‘可能’拥有这种能力,还是比较中肯的。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适合破土动工的时候,关中聚集了民夫几万,关中漕渠开始修建…直到这个时候,最忙、最千头万绪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刘彻总算有时间来放松一下了。

平阳长公主将刘彻引进府中,笑着聊了一下家常的话,显露出这对皇家姐弟教旁人不同的亲近。

此时训练有素的长公主府奴婢们已经准备好了,举办招待宴会的地方布置的尽善尽美,还有婢女们井然有序地穿梭其中,端上美酒和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