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拜将(第3/6页)
这来来回回十几次,楚王才渐觉平静。他舒出一口气,缓缓行至子尚面前,轻叹道:“昔日齐襄公逃难,途中遇人追杀,他的臣子孟阳自告奋勇,穿上君王的衣服,躺在榻上。后来贼子前来,将他乱刀砍死。”
子尚一怔,只听楚王又一叹道:“孟阳至死未有怨言,你说,他算不算是好臣子?”
子尚已神智恍惚,只唯唯点头道:“算,算……”
楚王默然片刻,缓缓道:“每个君王都希望有这样忠心耿耿的好臣子。王叔,你虽罪不可恕,但在不谷心里,倒还算个好臣子。”
子尚一惊,随即长长舒一口气,知道自己暂时渡过一劫。
秦兵压境,行将开战,今日朝堂上,众臣神色凝重,向楚王禀报备军之事。
“六万?如何才六万!”听屈伯庸讲完楚国的兵力储备,楚王顿时愣住。
屈伯庸立在堂下,无奈摇头道:“禀告大王,鄙臣能调动的兵,确实只有六万。”
“笑话!”楚王一时恼怒,“天下尽知我大楚有雄兵百万,为何到临战之时,只剩区区六万?”说罢一看昭和道,“依不谷所知,只你昭家即有十万家卒。”
众人一片寂静,齐齐看着昭和。昭和敛领,出列一拜道:“鄙臣此前受命伐魏,派走了臣的六万家卒,这支人马上月才班师回朝,正养息休整,若让他们近期出征,恐怕劳顿疲乏,于攻战不利。”
“那还有四万呢?”楚王咄咄道。
昭和轻轻敛眉,继续禀告:
“大王,那四万不过名义而已。此前大王斥鄙臣家卒数冗,鄙臣反省再三,将军中冗杂、老残之人驱散,如今仅剩一万余人。况且,罗人韩终经常聚众滋事,驻兵绝不可减,新攻克的魏境八城也都需守卫,那一万人也陆续遣出。如今,鄙臣根本无兵可调。”
楚王一叹,面色沉沉,便看向景颇道:“景大人,你呢?”
景颇慌忙出列,面露难色:“回禀大王,鄙臣不事征战已有多年,鄙臣的家卒向来听由大王调遣,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半年前,大王让鄙臣的七万将士往三晋驻守,现在可行征用的,已不足一万……”
“啪!”楚王将竹简重重掷在案上。
众人皆垂头不语。楚王无奈,重新问屈伯庸道:“屈爱卿,此战需要多少兵马才有胜算?”
屈伯庸低头一思忖,静色道:“回大王,秦人穷兵黩武,诡谲多谋。鄙臣以为,我军以十万大军迎敌,才有胜算。”
“十万……”楚王霍然起身,敛眉踱步,忽然一顿,沉声道,“好,就十万!”
十万兵马,于眼下的楚国来说,绝不是毫厘之数。昭和与屈伯庸面面相觑。只听楚王已朗声道:“景爱卿,你现有的一万家卒,交与屈大司马。”
“这……”景颇略有为难,但一看到楚王神色,只得拱手领命。
“昭爱卿,你那四万家卒,亦交与屈大司马统领。”
昭和深深一怔,只俯身跪倒在地,哀声叹道:“大王,不是鄙臣不愿出兵,实是分身乏术啊,鄙臣这几万家卒,上守都城、下拒外夷,远近掣肘,哪一处都不可有失啊!”
“你!”楚王几欲暴怒。忽然屈伯庸出列上前,一拱手道:“大君,依鄙臣看,不如征兵!”
“征兵?”
屈伯庸点头道:“强秦觊觎,大敌当前,征兵一可充足军力,二可齐聚民心。鄙臣以为,当下唯有征兵,才可解我楚国燃眉之急!”
征兵工程巨大,不仅费力耗财,青壮从军必致田园荒芜,本年无收,次年更甚,更不谈商贸。然而楚王思前想后,确实难有更胜之策,权宜之下,也只好颔首道:“好。”
“屈伯庸!”楚王正色道。
屈伯庸一拜:“鄙臣在!”
“不谷封你为征西大将军,挂帅讨秦!征兵事宜,由你全权督办,不得有误!”